荣成宁津街道的留村是个不到800人口的古村落,三面环山,面向黄海,在农耕的时代,这里的人们过着世外桃源般的乡间生活。然而随着现代文明的大潮推进,位置偏僻、交通闭塞的留村,经济发展并未跟上来。但也正因此,留村的传统建筑和村落文化得以较好留存,并在近年来成为村子发展的独特优势。
在留村,随处都能见到老石头建筑。海草房纯一色用山石垒成。石头铺的路,连院墙也是用石头垒成,无一例外的整齐洁净。尤其是一条条山石铺就的胡同,颇具特色,有着防盗、排水以及风水上的讲究。村子石板路上的石头有棱有角,不像南方那样方方正正,带着北方的朴实与豪爽。院墙外围,还有石制的栓驴桩,院子里有石对臼,石碾板……通过这些,人们可以想象到传统农耕生活的场景。
虽有石头的厚重大气,但留村并不缺少灵动与秀美。村落就卧于连绵的青山脚下,整个村子被大片的绿色包围,两条小溪流从村中穿流而过,溪水潺潺,清澈见底,至今还能看到村中农妇在溪边浣洗衣服。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鲜美瓜果,鸟叫蝉鸣和袅袅炊烟,悠然自得的农村生活画卷在这里慢慢展开。
当然,留村最能吸引人的主要还是村南头的一处元代古墓群。留村古墓群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处历史悠久且地表封石依然完整的石墓群,于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形状呈“陀螺”型,由青灰色花岗岩砌成,底座上有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图案并镌刻着墓主及其后人姓名。根据墓葬碑文来看,这些墓都是元代时程氏一族的墓,至今已700多年。墓群原有40座,如今地面上的有10座,在胶东地区是保存最完整规格最高的墓群。
2016年,留村石墓群的一期保护工程全面启动,当地政府便借助保护的东风,在市文广新局的大力支持下,对村里的古街和古宅进行了抢救式的保护。
修缮坍塌废弃多年的程氏祠堂、抢救整修海草房、将村里通往墓群的路铺成石头路,与此同时,周围环境也开始配套整治,以墓群为景点带动了周边的旅游。乡村旅游为村子注入一股生气,部分村民也积极地将自己家改造成农家旅舍。村里还建了展览馆,村民将手工刻制的根雕产品、精美盆栽以及祖辈传下来的手工艺产品放进展馆,不少村民因此重新拾起自己尘封多年的手艺。此外,结合古墓群优势在其周围种了100多亩的采摘园。这些措施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也大大增加了村子收入,这座古老村落焕发出以前不曾有过的活力。
但是仍有一些问题困扰着留村,其中一个就是海草房的长远保护难题。由于海水污染,如今海草已很难买到,另外拥有海草房“苫房”手艺的“苫匠”也越来越少,红瓦房兴起对海草房也形成不小冲击。当地文物保护部门也努力与百姓沟通,积极采取措施保护海草房。
拥有古老历史的海草房,是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民居之一,海草房保护也成为留村村落保护的当务之急。
(据荣成市宁津街道资料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