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鹏二期工程施工现场。
日前,记者在石岛管理区峨石山路北的永磁科技园项目建筑工地看到,8台大型打夯机正在已经平整完的工地上打夯,20多台运输车来往穿梭,到处是一派繁忙的建设景象。 永磁科技园项目是今年石岛管理区引进的大项目,项目总投资达6亿元。由成益水产与日本钕铁硼永磁材料发明人合作,利用国内丰富的稀土资源,与国际顶级的研发团队合作,生产国内最先进的永磁系列产品。该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领域,投产后可实现年产能3000吨、产值18亿元,成为石岛管理区新的高端科技项目。 今年以来,石岛管理区以“自由呼吸·自在荣成”为引领,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主线,紧扣经济发展核心,全力争当践行新发展理念排头兵。把“突出工业带动、壮大园区经济”作为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当年投资108亿元的25个市级项目开工23项。其中,先进装备、生物科技就占了一半以上。尤其永磁、华鹏科技园等龙头项目,起步就按上市模式运作,体量都在几亿元甚至十几亿元以上,都有业内领军潜力,一个项目就是一个园区。 2016年,赤山集团投资5亿元建设的海都食品产业园项目已全部投产,成为亚洲最大的鱿鱼加工基地。依托该项目,赤山集团在鱿鱼加工领域已凸显三大优势:产能规模国内最大,技术设备全国领先,产业融合日趋成熟。引进的8套自动化生产线,产品涵盖9大类120多个品种。目前,月加工鱿鱼量已达4000吨以上,年可创汇5000万美元,成为国内体量最大的鱿鱼深加工企业。按照“买世界、卖世界”的思路,赤山集团依托20万吨精深加工车间、保税物流库、电商研发中心,以及与“华采找鱼网”等的战略合作,实现了加工、物流与电商营销的有机融合,正加快向国际大宗鱿鱼交易基地迈进。 作为全市海洋生物产业的后起之秀,总投资1亿元的鸿德医用蛋白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高纯度氨基酸提取技术,生产医用蛋白及生物活性刺激素。日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与这家企业签约成立院士工作站,联合攻克水稻领域世界级课题。该公司还瞄准生物科技最前沿,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合作研发新型生物制剂产品。预计新项目投产后,将再造一个纳税超千万元的企业。 对永磁科技、海都食品、华鹏科技园等一批具备业界领军潜力的龙头项目,石岛管理区在其起步之初就按上市模式运作,一个项目就迅速发展成为一座园区。 为加快企业创新步伐,石岛管理区启动“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通过设立5000万元的创新引导基金,成立多个专项服务小组,打造新的技术创新平台,助推企业抢占创新制高点。目前,黄海造船同步进入军工、磷虾船等高端领域;华东修船承接大型石油钻井平台维修订单,首开威海市场先河;泰山重工与以色列合作,6000万元的海水淡化设备已打入美国市场;新促成袁隆平团队、宏业2处院士工作站,全区院士、博士后工作站和国家级实验室已达13处。 华鹏科技产业园是石岛管理区叫得响的投资项目,总投资11亿元,一期已投产。今年主要建设智能化车间、自动化物流库及产品研发和展示中心。该项目技术设备全部从欧洲采购。其中,从德国引进的环保电窑炉效率高、能耗低、零污染,全球领先。新引进的4套意大利包装设备,可实现100%自动化,破损率接近0,每条生产线可替代工人18名,6年即可收回成本。项目全部投产后,将达到8条生产线,产能扩大3倍,年产量9100万只,高端器皿市场占有率可达20%以上,稳居国内同行业第一。目前,智能化车间配套3条欧洲先进生产线,正在主体施工。自动化物流库,由意大利公司设计,总投资8000多万元,产品从入库、移库再到出库,全部由机器人完成。目前正在进行基础施工。 华鹏的滚动扩张,得益于技术创新,更得益于上市带来的机遇。近两年,石岛管理区持续加大企业上市力度,目前,上市挂牌企业已达12家,在华鹏带动下,泰祥、鸿德、永磁科技等一批潜力企业也都明确了上市计划,下一步,将继续加强服务调度,争取年内再培植3家,到2018年上市挂牌企业总数达到17家。 泰斗产业园经过一年多的建设运营,已经在跨境电商、服务贸易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新上的10个高附加值项目中,磷虾油、香辛料项目已投产。下一步,泰祥集团将启动上市工程,将旗下14家公司整合为宝竹肉食、马大哈营养餐、泰祥渔业三大模块,实施36个业态创新项目,争取3年内三大产业同步上市。同时,在品牌创新上发力,与中食集团、丰景网等合作,引进APP模式,打造中央厨房,争创国内首个营养餐示范品牌。此外,泰祥集团还将在产业融合上突破,打造工业旅游景点。截至目前,已与28家旅行社达成合作意向。 针对土地存量不足但部分设施长期闲置等问题,今年,石岛管理区在抓资源盘活、促精准招商方面巧借外力,与北京龙信数据等机构合作,建立了涵盖100多万平方米闲置资源的“大数据招商平台”,外出推介60多批次,引进实施了多佰利、超汇等7个资源盘活项目,永磁、清尔特等8个高新技术项目,新盘活土地1600亩、闲置资源4万平方米,新增投入20多亿元。下一步,石岛管理区将继续加大力度,力争年内再盘活3万平方米以上,促成一批新项目好项目落地生根。(荣成市新闻中心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