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荣成 专题 旅游 人才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商家 手机版
镇区 东山街道

荣成 | 用心拿捏的事业 ——俚岛镇盲人按摩师张亮的创业故事

来源:中国荣成 作者:荣成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6-08
摘要:▲张亮为病人按摩一丝不苟。 本期故事的主人公是俚岛镇盲人按摩师张亮。张亮身残志坚、自立自强,从学艺到打工再到创业,用双手在黑暗中寻找生活的希望,逐步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认识张亮是在今年的助残日。助残日本是社会关爱关心残障群体的一个特殊日子

▲张亮为病人按摩一丝不苟。

 

本期故事的主人公是俚岛镇盲人按摩师张亮。张亮身残志坚、自立自强,从学艺到打工再到创业,用双手在黑暗中寻找生活的希望,逐步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认识张亮是在今年的“助残日”。“助残日”本是社会关爱关心残障群体的一个特殊日子,但是这天,身为残疾人的张亮却要随着志愿小分队来到敬老院,为老人们提前庆祝端午节。活动当天,笔者特地注意了这位特殊的志愿者:一丝不苟的发型、干净的白大褂、娴熟的按摩手法……近日,笔者随着俚岛镇残联干事进行分片走访时来到张亮开办的正医堂,通过近距离的接触,对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学会坚强 掌握一技之长

1985年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只是人生长河中的一个普通坐标,没有特别之处,但是对张亮来说,这一年的一场意外事故将他的人生轨迹彻底改写。从此,他只能用心去感受这五彩斑斓的世界。

事故发生后,经过一年的寻医问药,张亮从父母的只言片语中能够感受到自己重见光明的机会很渺茫,年仅12岁的他对未来充满迷茫和恐惧。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张亮的母亲虽为农村妇女,面对突如其来的不幸,面对寻医无望,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不断鼓励小张亮,开导他,鼓励他学一门技术,自食其力,这样仍然可以立足于社会。就在这一年,张亮来到烟台盲人学校。

一进校门,张亮就遇到了第一个难题:学校拒收。学校老师认为,盲人按摩靠的就是一双手,而张亮由于事故左手手指不健全,根本不可能将按摩学好。“那时我知道学必须要上,否则以后更没出路。”父母带着张亮天天找学校领导商量,最后校方终于同意让张亮先留下来学习文化课。就这样,13岁的张亮进入学校,成为那一届学生里年龄最小的一位。

经过入校小风波,张亮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但是这毕竟是和普通教学完全不同的,第一节课学习盲文,张亮摸着盲文书,一个个杂乱无章的小点让他手足无措。“那时一摸感觉这哪是一个个字,就是一堆乱码。”那时学校要求2个周必须基本掌握盲文。“学习盲文是最基本的,其实这也和汉语拼音一样,就看你付出时间的多少,这样慢慢让心静下来,课上学习,每天和同学设定一个学习目标,不达目标坚决不睡觉,牢记拼音的声母和韵母、阿拉伯数字等固定的点位,不到十天我就会基本的摸读了。”张亮告诉笔者,这是发生事故以来的第一次成功,真的很高兴,那时的成功感就像科学家攻克了技术难关一样。

4年的文化课结束后,张亮凭着优异的文化课成绩得以继续学习系统的按摩技术。张亮说,按摩知识就是要按部就班按照老师的步骤来,只要肯吃苦,没什么难的。所有盲人学习按摩都会遇到一个障碍——解剖学。按摩还要学习解剖?笔者说出自己的疑问,“当然需要,按摩也要了解神经走向,比如小腿抽筋是腓肠肌痉挛的表现,在膝关节内侧的膝窝下边,有一个地方是腓肠肌头的附着点,这些都是我们要学习的。”张亮解释道,普通人学习解剖靠感官靠接触,盲人学习只能靠想象,当时器具还不健全,一路走来,艰难可想而知。现在,他的诊所里悬挂着“神推张亮““博医广济”“妙手回春”等题字和锦旗,虽然张亮说名头太大了、受不起,但是这就是对张亮扎实功底的最大赞赏。

提升眼界 拉高标杆

1993年,张亮以全校第二的成绩毕业回到家乡,1995年再次回到烟台进行专科进修,2001年夏天到北京参加高级按摩师提高班。作为一个健全的人,毕业后也很难再去深造、提升自己。而作为残疾人,张亮说,来这世界走一遭,就是要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开阔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的能力,在自己从事的事业上精益求精。

其实在校期间张亮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他认为虽然身体不健全,但是在知识的掌握上不能有“盲点”,不能与社会脱节,要了解社会上正在发生的事,扩大知识面。经过申请,张亮创立了学校广播站。每天两个编辑从电台、报纸等方面摘取一些时政新闻,编辑一些身边的好人好事,两个主持人每天朗读二十分钟。“我们只有五个人,分工还算明确,人少但是机制很健全。播报时事新闻、颂扬身边人身边事,效果还挺好,大家都喜欢听。”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说句不好听的,我们四肢健全的人都很难在北京生存下来,你为什么往北京走,家里不担心吗?”谈起“北漂”经历,张亮回忆道:“当时是朋友推荐去的,说北京有一个高级研修班,我想去充实一下自己,家里也挺支持的。”张亮在北京收获颇丰,开阔了眼界,结交了很多工作上的朋友。更重要的是通过拜访老中医学会了用中医理论对病理进行剖析。“中医结合按摩,按摩原来有这么多门道?”张亮笑笑说:“所以要走出去,要多学多看多打听。我可是跟随老中医傅锦华学习的。学习后对我以后的工作有很大帮助。我那时就遇见一个患者,总是打嗝,很多医生都治疗不好。我首先给他辨症,看他体瘦、腹胀、有爱叹气等方面的毛病,感觉是湿症,因为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要疏肝理气,结合疗程的按摩患者症状很快就消失了。”

知识有了,见识有了,张亮还挑战了人生的又一个标杆,在北京开办自己的按摩店。2015年,张亮结束北京的一切,回到老家,开办了正医堂。“当初我就没想在北京呆一辈子,自己一个人孤身在外,还是回到老家,在父母身边,感觉很踏实。”张亮说,下一步还是不放弃技术上的钻研,继续深造小儿推拿,将理论应用到临床实践,将按摩的舒适与快乐带给更多的人。

心境豁达 活得精彩

“生活原本是没有色彩的画面,充满着琐碎与漫长,唯有心怀热情的人,才可以将它的每一寸灰暗燃亮,每一寸空白变得瑰丽。”这是张亮微信上转载的一句话。生活中的张亮是一个豁达的人,每天运用电子产品读书看报,遇到好的文章句子或是基本保健常识他还会在微信上发布,用他的话说,现在微信玩得可溜了。

生命只有一次,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活。平时生活中的张亮玩微信、参加志愿活动、登山一样不落。

张亮有登山的爱好大家一定想不到,在北京的13年间,周围的大山他几乎都爬过,五岳中的东岳、西岳、中岳也全爬过,而且从不用索道。“我虽然不能望远,但是我能感觉到云雾在我脚下,那种骄傲感、满足感、幸福感不亚于你们,感觉是在不断超越自己。”

“张亮这个人就是乐观,自理能力还很强,坚持自己收拾房间、洗衣服。”张亮的妻子说道。“其实我做饭也可以,但是家里怕我磕着碰着不让我做,这也不像写诗,还有什么难的,我在北京都是自己做饭。”张亮告诉笔者。

工作中,张亮坚持堂堂正正做人、堂堂正正行医,力争做一个品正行端的人,而生活中的他则坚持“奉献爱心、回报社会”,逢年过节都会去给老人按摩,讲解保健常识。“咱们残疾人就是要内心阳光,身残志不残,用自己的一双手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把事业做好,帮助更多的人,这就是我的追求目标。”

编辑感言:

人生路上,虽经历坎坷,但他却永远斗志昂扬;虽身体残缺,但他心中却永远洒满阳光,凭着一双手打造精彩人生,“按”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光明生活”,让我们为张亮的乐观态度和辛勤劳动点赞。同样,我们每个人要不向困难低头、不为挫折发愁,心中有方向、有目标、有追求,才能演绎出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荣成市新闻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荣成
首页 | 荣成 | 专题 | 旅游 | 人才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