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正在观看“四德榜”。
随着我市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日渐完善,短短几年时间,农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俚岛镇大庄许家社区这个海边普通渔村,也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完成了由乡村到社区的“美丽蜕变”,成为“全国文明村”“省级文明社区”。 这里的祠堂家训文化、海草房生态民居、渔家民俗文化等特色资源远近闻名,可见其文化底蕴浓厚。日前,千里海疆巡礼采访组走进大庄许家社区,感受扑面而来的文明新风,体会隽永的和谐之美。 厚植文化基因 “四德榜”是大庄许家社区的一道别样风景。记者看到,孝老爱亲、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好邻居、好媳妇等优秀典型都在“四德榜”上张榜公布,大力表彰。社区主任许庆路告诉记者:“立足村民道德素质建设,我们开展了‘好婆婆好媳妇’‘星级文明户’‘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开设了‘道德讲堂’,既丰富了群众生活,更滋润了群众心灵。” 与此同时,结合征信建设,大庄许家社区建立了道德星级化管理制度,把移风易俗、关爱未成年人、孝心、爱心等传统美德纳入村规民约。结合创城工作,社区将党员分为四大组,每月月初分片走访,推荐身边好人,社区对上榜人员除了进行物质奖励外,还对他们的高尚品德、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通过好人推荐评选,村民们看到了助人为乐、孝老爱亲等这些‘身边好人’的凡人善举,身边故事可信可学,提升了全体村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许庆路说。 “四德榜”对面有栋特殊的海草房,高高的门头上写着“大庄许家祠堂”几个大字,跨进祠堂大门,族谱匾额与墙壁上两排“二十四孝图”格外引人注目。“住了新楼不能忘了本,我们多方筹资200多万元修缮了村里158座海草房和老祠堂。村民们带着子孙后代看看海草房,了解一下咱们的老民俗,也能从老祖宗身上学一些做人的道理和处事的准则。”许庆路说。 许氏宗祠是同族人供奉和祭祀祖先、发扬祖先爱国主义、艰苦创业精神的场所;是宗族组织开展活动、寻根问祖、接待来访、联络宗亲、凝心聚力的场所;是宣传姓氏文化、弘扬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每逢春节等重大节日,所有村民都会来到许氏宗祠祭拜祖先。宗祠始建于乾隆三十八年,2010年重新修缮。祠堂里完好保存着许氏家谱和许氏祖训。“先祖德望在,后辈业绩高”就是许氏家族先辈给予后代的殷切期望。 依托祠堂里的许氏祖训及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经典书目,大庄许家社区将弘扬本村传统与加强村居道德建设有效结合,培育良好的家风村风,弘扬孝文化,赋予传统二十四孝新内涵,并通过党员活动日、文化活动等组织村民一起学习。祠堂内还摆放着许氏杰出人物事迹、功德碑、先进党员和大学生照片等,如今,这里已成为红色文化教育的新载体。 筑起文化阵地 站在社区广场向四周观望,只见一排排整齐漂亮的住宅楼,楼下停放着家用轿车,整洁的居住环境和连片的绿地,无不呈现出现代生活的便捷与优雅。一路往里走,成片古朴的海草房错落分布,静谧深远,留存着原汁原味的胶东风情,历史记忆与现代气息在这里和谐共存。 为了巩固这份美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庄许家社区在居民家门口搭建起“文化舞台”,先后投资900万元,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成总面积50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和3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健身广场。文化活动中心、党建活动室、妇女儿童之家、超市等设施一应俱全。 在这里能真切感受到处处洋溢的欢乐、祥和的文化生活。“搭炮、将军……”正在酣战的村民许大爷一边摆弄着棋子,一边对记者说,活动室成立后,这里便成了村民的精神乐园。“现在有了活动室,像我这样爱好下象棋的人便凑到一块,切磋切磋棋艺。大伙儿有了共同的爱好和话题。”另一位大爷接过话茬。 “不对,刚才你动作快了!”排练室里,妇女主任许玉春正在一个个纠正妇女的动作。自从有了文化活动中心,像许玉春这样的文艺爱好者就好似有了自己的“阵地”,一些爱好锣鼓、扭秧歌的村民也喜欢到文化活动室练一练,人人抢着当戏里的“主角儿”。“咱老百姓登台演唱,图的就是个高兴。”50多岁的村民许兆强一边穿演出服一边说,“我家里承包了几亩海带,最近正忙着收海带,可一听说村里要排节目,我还是忍不住报了名,准备参加渔家大鼓表演。” 每天晚上,村里的文化广场上都有歌舞活动,广场四周刻着“勤劳节俭、遵德守礼、孝老敬老、邻里守望”的四个红色灯箱也会亮起来,烘托出浓浓的活动氛围,男女老少在娱乐健身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着传统美德的熏陶。 渔家号子、广场舞、腰鼓……一支支文化队伍的兴起,犹如一棵棵摇曳多姿的树,在大庄许家社区里茁壮成长,让这里吹拂着文明、和谐新风。 擦亮文化名片 “五一”小长假,大庄许家社区迎来一批批特殊的客人。客人扛着“长枪短炮”行走于大街小巷,对一些海草房进行测量、绘图。这批特殊的客人是关注海草房保护与发展的志愿者。 原来,为做好美丽乡村建设,俚岛镇与《威海日报》等媒体在大庄许家社区联合推出威海海草房活化创意大赛活动。自4月24日启动以来,通过报纸、微信公众号等全媒体的宣传推介,已有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50多名人员报名参赛。通过最后评审的优秀项目将有机会获得海草房5至8年的使用权。社区希望通过此次比赛,加大社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此外,大庄许家社区正计划打造胶东最大的海草房民宿经济,同步建设海鲜交易市场、休闲养老和影视文化项目,以经济的腾飞,进一步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传承和发展好传统渔家文化。 大庄许家社区是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传统文化金海岸、胶东半岛最大的鹅卵石石滩、渔家巷子、许家祠堂等被称为“大庄许家人居八宝”。就在这片宝地,走出了被誉为新时期产业工人典型的许振超。最近,社区正在着手筹备许振超精神展馆,以此激励教育村民,传承主流价值取向。 在大庄许家社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亩田,种桃种李种春风。文化的浸染也正基于此——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凡有所悟,皆成品德。(荣成市新闻中心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