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航母刚复出就要巡航南海,到底图个啥?本月,进行了两年换料大修的法国航母戴高乐号(Charles de Gaulle)开始进行海试,不出意外明年初就可以开始进行海外部署。法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国之一,经过两年等待终于又变回了有航母的国家。同为世界上少数有航母的国家,我们本应表示恭喜…
航行中的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 (图源:巴黎人报)
然鹅,上周五法国国防部长弗洛伦斯·帕里在布鲁塞尔欧洲理事会举行的欧盟峰会上表示,法国航母重新入役之后将首先前往印太地区部署,并在争议水域实施“自由航行”。而且,这位国防部长还专门点出了“每当出现违法自由航行这一基本原则的事件发生,正如目前中国南海的情况一样,我们将展示在这样的水域行动和航行的自由。”
这样一来,我们只能祝福法国航母不要把自己的大轴掉在南海了。
法国国防部长弗洛伦斯·帕里 (图源:路透社)
当然,这次法国的表态不是一时兴起。从2014年开始,法国就开始了定期的中国南海巡航活动。例如今年,五月底,法国的西北风级两栖突击舰迪克斯梅德号(Dixmude)在南海航行。八月,法国又在东南亚部署了三架阵风战斗机(Rafale)以及空客的A400M和A310运输机各一架,并飞跃我国南海。今天,我们趁此机会扒一扒法国海军的老底~
法国海军那些事儿
说起法国的海军,比起强势的美国海军和临近我国的日韩同僚,大家可能印象不多。这其实对法国来说挺幸运的。因为当下的法国海军实在是不够看,小编介绍起来都嫌丢人。
首先介绍一下法国海军的旗舰,唯一的航母,戴高乐号。这艘舰是世界上除美国外唯一的核动力航母,不过其动力只有61兆瓦,比起美国10艘尼米兹级均为191兆瓦,戴高乐号有十足的霸王硬上弓之感。本次大修,戴高乐号主要实施了核燃料更换;更新船电和法国军方的新信息处理系统;安装新型相控阵雷达和被动红外跟踪与搜索系统;更新舰载机保障设施,安装光学助降系统和弹射器保养以及航行管理系统的升级等。基本上里里外外能换的都换了个遍。
戴高乐号航母2017年初开始大修,至今历时两年 (图源:yahoo)
作为曾经殖民地面积第二大的老牌资本主义大国,现在法国已经是沦落到一艘驱逐舰都没有的地步,而且其手头上几乎所有护卫舰都没有可靠的区域防空能力。换句话说,法国虽然有一艘核动力航母,但是这艘航母永远也不会有靠谱的本国带刀护卫。
法国的护卫舰主要是地平线级和阿基坦级,均为和老邻居意大利的合作产品。阿基坦级也称欧洲多功能护卫舰(FREMM),排水量约6000吨,是比较新款的产品,法国现役6艘,意大利现役7艘,法国还外销了埃及和摩洛哥各一艘。法国开始规划时的目标是17艘,至今只实现了约三分之一。
欧洲多功能护卫舰 (图源:DCNS)
这比起英吉利海峡对岸的英国海军虽然也在一步步衰落但还是留下了六艘正儿八经的防空驱逐舰,还要尴尬许多。这种实力的法国海军,吓唬一下第三世界小国可能还行,现在还总是妄图来我国南海吓唬人,只是自取其辱。
不过理性地说,法国海军的发展战略还是很本国特色的。法国是现今海外殖民地最多的国家,其需要保持一支能够长期远洋部署但火力要求很低的舰队。因此法国海军拥有许多低端护卫舰,部署在法属波利尼西亚、西印度群岛、新喀里多尼亚等海外属地。同时为了在这些散落在全球的小岛间游弋,法国的三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也是符合其国情的合理装备。总结下来,法国的海军建设是数量压倒质量的典型,东亚的日韩早已经在装备质量上压过了法国。
2018年的全部法国领土 (图源:维基)
西方国家的“自由航行”逻辑
法国和中国相隔上万公里,井水不犯河水,为何如此热衷于所谓的“自由航行“呢?小编以为,这里我们可以把法国和英国放在一起解释。英国和法国同为西欧早期工业国,国家体量和意识形态都十分接近,且同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常,在面对中美俄这三个体量更大的巨头时,这两国常常会互相撑腰。中国南海的自由航行,就是英法作为彻底的域外国家,合伙刷存在感的典型案例。
隔壁的英国本月刚刚发布了第六版《全球战略态势》报告,其中明确指出威胁英国国防的三个要素:其他主要国家主体、损害生活方式的恐怖主义以及与竞争对手间的技术竞赛。
说人话就是,除了大国之间的传统军事对抗,21世纪国与国之间竞争的主要方向是生活方式和科学技术的比拼。英国事实也在这么做。近年其利用上世纪和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签订的“五国联防”条约,固定地出现在我国南海周边。法国的认知和行动都是类似的。
法国和澳大利亚两国国防部长进行会谈 (图源:法国国防部)
来到我国南海,既有英法力图保持传统军事力量不衰落的追求,也有这两个国家作为西方世界的代表性国家,对其自以为的“自由航行”的价值观的宣扬。海军很贵,英法现在作为地区性大国早已无力维持全球部署的蓝水海军,这种西欧老牌工业国的海军与我国海军相比已经有了质的差距。
特约作者:小宋同学 参考:法国国防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