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博会现场,我市参会企业的展区前,聚集了众多受荣成茶香吸引而来的人们,他们闻茶香、品茶味,对我市致力打造的放心茶赞不绝口。
我市茶树栽培始于上世纪60年代“南茶北引”时期,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已发展茶田133.3公顷,有关乡镇都有成功种植的典型,是全省“南茶北引”成功的重点县市之一,被山东省农业厅确定为高产攻关试点县,生产的茶叶被评为省优质茶叶。近年来,我市大力扶持,积极引导,我市茶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茶叶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全市现有茶园面积204.8公顷,现有茶叶专业合作社20多家、家庭茶场50多家,主要分布于成山、俚岛、虎山、荫子、崖西、夏庄、寻山、王连、宁津等镇街。主要品种为鸠坑毛尖、福鼎大白等,涵盖青茶、绿茶、红茶、白茶等。干毛茶年产量70吨,总产值0.7亿元。注册有伟德山、北和春、怡欢青、神农、华绿、凉水泉、得圣泽、岘春山、佳茗、春新等知名品牌。2010年,“荣成茶叶”获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我市地处北纬37°、东经122°,在全国茶区中,属纬度最北、经度最东的茶区,高纬低温使茶叶生长缓慢,无法速成,一年中茶叶冬眠期长达240多天,居国内茶区之首,采茶期仅120天左右,较长的冬眠期造成茶叶营养物质积累较多。
我市三面环海,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湿润气候区,清晨多弥雾,空气湿度大,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在13℃左右,全年蓝天白云天数342天,湿润的气候、洁净的空气,使茶叶中叶绿素和氨基酸的含量高于其他地区,是不可多得的宜茶区。
我市棕壤土广布,土壤透气性好,偏酸性,矿物质丰富,速效性磷、钾含量高,是提高茶叶色泽和滋味不可或缺的土壤条件。优良的自然环境造就荣成茶叶叶片肥厚,氮素代谢旺盛,蛋白质、氨基酸等物质的合成积累多,氨基酸、茶多酚、水浸出物3项指标含量居高,具有耐冲泡、香气清高、滋味鲜爽的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为了保证茶叶产业逐渐向有机方向发展,市农业局制定了《有机茶叶栽培技术规程》,在栽培管理上,强化科技支撑,抓好质量追溯,优化布局、改良品种、建立基地、提高质量、弘扬茶文化,引导荣成茶叶向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品牌化方向发展。通过增施优质有机肥、物理和生物防治(杀虫灯、粘虫板、性诱剂、天敌)等措施,全方位抓好茶叶生产绿色防控及产品质量安全的无缝隙管控,全面提升茶叶品质,确保所产茶叶达到有机产品标准,真正做到“荣成茶——放心茶”。 (据荣成农业局资料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