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丧失双亲,远嫁石岛,公婆相继瘫痪,她毅然辞去工作日夜照顾。久病床前毫无怨言,同时还要拉扯年幼的孩子。 她叫王祯,是一位日照姑娘。在本该属于她的青春芳华里,岁月和她开了太多的玩笑,可她却用自己的孝爱之心直面生活本来的样子,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一个家,用善良和坚韧书写了一段别样的孝爱佳话。
婆婆身患残疾,她视如亲妈照料
今年30岁的王祯看起来很清秀,但眉宇间透露着坚定。
十几年前,学生时代的王祯就跟随亲人来到了石岛,后来在当地找了工作。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王祯经人介绍认识了在桃园街道青木寨村船厂工作的青年周维福,两人很快情投意合走到了一起。
在得知周维福有一个因大脑炎后遗症卧病在床的母亲时,王祯依然没有丝毫退却的想法。原来,在王祯17岁的时候,母亲就因车祸不幸去世,她再也没有体会到母爱。“有妈才有家!”即便身患残疾,王祯也下定决心将其视如自己的亲妈一样来照料。
在2012年,24岁的王祯与周维福喜结连理。
虽然婆婆腿脚不好常年卧床,但是初到这个家庭时,婆婆偶尔可以下床扶着凳子挪动,大小便是可以自理的。但在两人结婚后不久,婆婆因愈来愈重的脑萎缩完全丧失行走能力,瘫痪在床,智力也受到了影响。
即便如此,王祯也没有食言,她帮着公公一起精心照顾着婆婆。每天起床后,她细心地帮婆婆穿好衣服,做可口的饭菜,并亲手给婆婆喂饭。婆婆因为大脑炎后遗症导致部分神经受损,有时神志不清,王祯也总是耐心地听婆婆说话,陪她聊天解闷。看着婆婆的笑脸,王祯也甘之如饴。 公公突遭意外瘫痪,她辞职照顾二老
在2014年王祯怀孕期间,老家传来父亲遭遇意外离世的消息,身在异乡,王祯强忍丧父之痛。
但命运似乎没有因此垂怜这个家庭,在2016年夏天,在女儿三岁半时,公公周国永又发生了意外。
周国永平时以收废品为业,一次卸货时拖拉机车闸失灵发生溜车,他不慎被卷进车底,身体遭车轮碾压。被送至医院后,公公被诊断为腰椎以下截瘫,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一面是两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一面是年幼需要照顾的孩子,生活的重担和残酷的现实让王祯和丈夫周维富不得不勇敢面对。
生活还要继续,王祯用最短的时间接受了现实并做好安排。公公出院后,王祯和丈夫不得不双双放弃工作,在家照料两位老人。从给老人喂饭,到为老人擦洗身子、换洗衣物,再到帮老人端屎端尿……虽然是儿媳,但是王祯在每一件事上都面面俱到,精心照料。
就这样日复一日,王祯的生活全部围着锅台、炕头,操持着一个家庭的日常起居生活。
看着王祯为这个家的付出,周维福心里却有着说不出的感激,一直说幸好有王祯这个好妻子。然而在王祯心里,公婆身体健康、精神愉悦她就很满足,目前生活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对女儿的教育和陪伴。 放弃优越楼房,只因公婆不能离人
现在,王祯一家三口和公婆住在村里提供的一处带院的住所。
“现在政府政策很好,为我们这个家庭提供了不少帮助。”王祯不仅没有被命运打败,反而深深感触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她说,几年前,村里旧村改造,他们一家分得了一套120平的新楼房,但是因为楼层较高,村里考虑到婆婆残疾上楼不方便,于是就为其提供了一处带院子的临时住所,自从公公受伤瘫痪后,为了照顾两位老人,他们一家三口搬来和公婆住在了一起。
现在,这个家庭唯一的收入来源,是丈夫周维福偶尔出去收废旧物品补贴家用。谈及这些,王祯的言辞轻描淡写,并没有吐露她有多么的辛苦,只是感觉做了自己应该做的。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人生的开场已将她磨炼得足够坚韧,作为母亲,她日后会更加刚强。用年轻的臂膀撑起一个家,她不负青春时光。 --- END --- △ 威海晚报记者 王志强 通讯员 赛文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