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地理图,你见过星象图吗? 近日,记者在荣成市区的收藏家伯大娘家见到这幅图,“浑天一统星象全图”,其中蕴藏了中国和西方古代的天文知识。 国外博物馆和个人曾出五百万求之未得。 记者看到,“浑天一统星象全图共有八联组成,字迹清晰,保存完整,一看就是年代久远的珍贵藏品。其中不仅有文字说明,更有一幅清晰的星象图。
伯大娘的丈夫告诉记者,这幅图在2002年前后已经经过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天文史学家张培瑜和已逝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文学家和天文学史专家席宗泽鉴定,是清代发行的,是清末的北洋水师的教材。专家表示,这是已知的唯一一套此版本星图,是中西结合、宋清合璧的珍贵史料。在美国芝加哥和日本金山自然博物馆还各有八联星图,但那是苏州石刻天文图的翻版,是道光六年(1826年)发行的,而伯大娘这个星图是道光2年(1822年)的作品。
专家鉴定,此星图中有意大利的天文、地理、数学等知识,也有德国的天文学说,作者是“云游散人”,据推测是清代皇宫里观察天象制定历法的钦天监所做,因为只有他们才有资源将西方的天文学说、宋代到康熙年700多年的天文史料和测量数据浓缩在一起。当年伯大娘的丈夫从民间收藏到的这套星图,是藏在农家做饭的风匣中保存下来的。 该星图曾经在2003年刊登在“中国科技史料”第24卷第一期,引起了科技和天文界的瞩目,美、日、韩三国的博物馆和个人先后写信和托人高价求购,报价从一百万元人民币一直到五百万元人民币。
记者看到这些英文和夹杂着汉字的日文信件,字里行间,情真意切求得该图,都被伯大娘拒绝,伯大娘说,既然专家已经认定它有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那么就应该留在中国。
星图中还有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二月二”的来历。 “二月二”是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伯大娘的丈夫介绍,龙抬头其实就是出自古代星图。这套“浑天一统星象全图”就十分明显地展现了这一点。他指着星图右侧告诉记者,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俗称“二十八宿”,以此作为天象观测的参照。“二十八宿”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划分为四大组,产生“四象”: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龙形星象,古称它为东方苍龙,其中角宿代表龙角,亢宿代表龙的咽喉,氐宿代表龙爪,心宿代表龙的心脏,尾宿和箕宿代表龙尾。春天农耕开始,苍龙星宿在东方夜空开始上升,露出明亮的龙首,夏天作物生长,苍龙星宿悬挂于南方夜空;秋天庄稼丰收,苍龙星宿也开始在西方坠落;冬天万物伏藏,苍龙星宿也隐藏于北方地平线以下。而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晚上,苍龙星宿开始从东方露头,角宿,代表龙角,开始从东方地平线上显现,大约一个钟头后,亢宿,即龙的咽喉,升至地平线以上,接近子夜时分,氐宿,即龙爪也出现了。这就是“龙抬头”的过程。之后,每天的“龙抬头”日期,均约提前一点,经过一个多月时间,整个“龙头”就“抬”起来了。后来,这天也被赋予多重含义和寄托,衍化成“龙抬头节”、“春龙节”了! ![]()
(源于“今日荣成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