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27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建议把H型高血压防治纳入慢病示范区建设,推广实施H型高血压与脑卒中防控“荣成模式”,引领带动全国慢病综合防控工作。这是继2016年“荣成模式”在全国“两会”引起关注后,再次被写入全国“两会”提案。荣成这个医疗模式成为“两会”提案热点。 委员们在提案中说,荣成自2014年起逐步开展“H型高血压与脑卒中防控”的民生工程,以H型高血压的筛查和精准签约防治为抓手,建设全市成年居民的慢病综合防治体系,成效显著。建议总结提炼可复制、可借鉴的“荣成模式”,推广实施,引领带动全国慢病综合防控工作。
全国政协第十三届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前任主委、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主任霍勇提出,按人口的数量与结构估算,目前我国约有3.3亿高血压患者,每3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血压,约占全球高血压总人数的1/3。但据报道表明我国成人高血压的控制率只有5.7%。对H型高血压进行综合防控,相当于牵住了中国高血压的牛鼻子,不但能解决好H型高血压这个关键主要矛盾,而且能全面提升中国高血压的管理水平。荣成模式显示,通过对H型高血压的管理,荣成高血压的控制率达到了50%以上,远远高于全国水平。
扩大筛查。荣成把H型高血压与脑卒中防控作为惠民工程实施,将H型高血压免费筛查目标人群由35周岁以上逐步扩大到18周岁以上,实行用药优惠政策,降低门诊慢性病准入门槛,推出个性化签约服务模式。
签约服务。H型高血压规范管理签约服务是慢性病防控“荣成模式”的重要内容之一,荣成签约服务最大的亮点是实行个性化签约服务,扩大签约服务对象范围,只要是自愿服从健康管理、按时服药的H型高血压患者都可以参加签约服务。签约患者可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定期送药、上门随访、免费动脉硬化检测等个性化扩展服务。 通过签约服务,建立和完善了基层医疗机构首诊责任制,促使责任医师与高血压患者建立起一种长期、稳定、互信的签约服务关系。目前,全市26处基层医疗机构,已经全面开展2018年H型高血压患者签约服务,参与规范管理的H型高血压患者已达到5万多人。
网格诊疗。除开通线上远程会诊服务,荣成还依托高血压管理医联体,将3处市级医院与26处基层医疗机构结成帮扶关系,每周定期派出专科医师下乡开展教学查房、业务培训、会诊义诊、健康教育等帮扶工作,使患者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市级专家的诊疗。
在健全相关防控体系的基础上,荣成根据市际情况,引进了总投资7亿元的奥萨医药产业园,主要生产依那普利叶酸片”及其他心血管疾病药物,让H型高血压防治,有了更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科技支撑。
将H型高血压防治纳入慢病示范区的建设中,作为第一提案人,霍勇的这一提议得到了26位全国政协委员的附议。出席此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福建医科大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高血压专家谢良地教授表示,H型高血压的诊断简单明确,防治办法便捷可及,具有极高卫生经济学价值,适合在我国慢病示范区中普及。 这一提议并非纸上谈兵,而是已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山东荣成自2014年起逐步开展“H型高血压与脑卒中防控”的民生工程,以H型高血压的筛查和精准签约防治为抓手,建设全市成年居民的慢病综合防治体系。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2015-2017年荣成地区脑卒中发生率与2013年比较依次下降了13%、15%和22%,成效显著。 借2016年《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文件的东风,霍勇建议总结提炼可复制、可借鉴的“荣成模式”,推广实施,引领带动全国慢病综合防控工作;同时,不断健全和完善切实有效的绩效评估考核系统和激励制度,改进慢病综合管理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根据荣成市卫计局资料显示,2018年,将继续丰富慢性病防控“荣成模式”内涵,创新高血压管理医联体建设,实行慢性病患者药物处方和健康处方双处方制度,推行专科医师慢性病患者线上线下双指导,规范卒中中心和胸痛中心创建,强化脑卒中二级预防等举措,助推健康荣成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