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蜿蜒迤逦的海岸到清水汩汩的河流,从集约化的产业园区到智能化的生产设备,从绿树成荫的住房到绿色健康的餐桌,绿色发展理念在荣成大地留下了深刻的足迹:2017年治理“散乱污”企业300多家;环境空气质量全省领先,成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绿色食品可追溯,新能源公交畅行城乡;2017年,全市旅游总收入突破100亿元…… 逐绿前行的荣成,正在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生活富足的良性互动。 绿色已经成为荣成最美丽、最深厚的发展底色。
绿色家园 2017年底,在荣成市俚岛镇烟墩角取景拍摄的视频新闻登上新华社国际版。视频新闻简介中生动介绍了荣成市优良的生态环境,将之称为“大天鹅的天堂”。国外读者观看视频后连连惊呼“好地方”“非常美丽”,纷纷点赞、分享推送。 “自由呼吸·自在荣成”火爆国际社交网络。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生态是荣成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近年来,荣成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自由呼吸·自在荣成”为引领,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主线,以争当全省县域践行新发展理念排头兵为目标,在顶层设计上高瞻远瞩,同时将基层实践落在实处,2017年4月,荣成市率先在全省启动“河长制”工作,借由“一河一策”精准施策,实现每条河道有人管、有人治的常态化管护格局。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
整治后的齐山河。
河畅、水清、岸绿的美丽荣成。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以城乡污水一体化处理、农村改厕为着力点,标本兼治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做到新任务迅速落实,对“老顽疾”重拳出击。 2017年,荣成市对人和镇的石材加工、干制海产品加工、小冷藏等“散乱污”企业进行重点整治。 2017年,荣成市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壮士断腕的勇气和精卫填海的毅力,坚定不移地推进石材、畜禽养殖、燃煤锅炉、干制海产品等14个领域的专项整治。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老式厕所是农村生态环境的一大“伤疤”。2015年,荣成市创造性地将农村改厕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结合起来,制订“五年计划”,打响农村“厕所革命”。2017年7月5日,住建部在荣成市召开了全国农村厕所污水治理电视电话会议,推广荣成市改厕治污一体化工作经验。2017年9月,在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议上,荣成等21个提前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县市受到表彰。
坚持治理与保护并举。 海岸线对于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荣成市切实加强岸滩整治修复工作,爱莲湾海岸带整治防护项目是荣成2012年投资建设的岸线修复项目,共修复海岸护堤1140米,硬化道路3000米,有效恢复了近岸沙滩的原始风貌,营造了优美的海洋生态环境。
修整一新的爱莲湾海岸带。
2017年,全市近海水质达标率达100%,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21.9%,空气质量全年优良天数329天。2017年9月21日,荣成市喜获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荣誉称号,这是生态文明领域“国字号”最高荣誉,是对荣成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充分肯定。
绿色经济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落脚点在于变革生产方式。作为全国渔业第一大县市和中国海洋食品名城,渔业一直是我市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但由于海洋食品加工等部分行业处于产业链低端,能耗高、污染重、效益低,缺乏长远竞争力,部分企业遭遇发展瓶颈,步履维艰。 向绿色生产转型,渔业应当先行。以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为契机,从源头上压缩淘汰能耗高、污染大、技术落后的产能,倒逼产业升级,捕捞业向远洋进军,养殖业向集约化迈进,海洋食品、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向高端延伸,这就是荣成践行绿色发展的现实路径。 这场“绿色变革”掀起了蓝色经济发展的“新浪潮”:贝类养殖及鱼类养殖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大多产品直达标准苛刻的日韩和欧美市场。2017年,全市海洋牧场收入达25亿元,带动渔民增收8000余万元,成为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我市首个“国字号”园区威海(荣成)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核心区PPP合作项目启动,园区建设进入加速阶段……
荣成的贝类养殖及鱼类养殖技术实现质的飞跃。
“绿色革命”一触即发,其火种迅速蔓延至工业、服务业等产业领域。 成山集团投资1.2亿元建设绿色设计中心示范项目,在行业内建立多尺度轮胎绿色设计研发中心。2017年,成山集团被工信部命名为轮胎行业唯一的绿色轮胎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
服务业的“绿”动也较为亮眼。2017年,荣成市成功举办滨海国际马拉松、全国航空嘉年华等8项精品赛事,打造金石湾艺术知识产权交易中心,11部影视剧在我市拍摄,高铁客流量增长35%,旅游收入增长13%。
在荣成,生产绿色化、绿色产业化不再是愿景,而是现实。
绿色生活 饮食有绿、出行择绿、心中播绿、致富靠绿。这几年,荣成人的生活处处皆“绿”。 2017年12月初,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在荣成市正式上线运行。国家追溯平台重点追溯农产品销售流通和销售入市环境,是市级追溯平台的延伸与完善,真正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全程追溯。截至2017年12月,荣成市已有50家苹果、茶叶生产基地和企业完成平台注册工作。
荣成市高度重视食品和农产品安全工作,以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双城联创”为抓手,坚持政府引导、部门联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强化源头管控与过程监管,构筑起立体化、全覆盖、无缝隙的大食安体系。
在荣成,人们不仅可以享用绿色安全食品,还可享受绿色交通。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乘坐公共交通或者自行车出行。闲暇之余,租上一辆单车,绕城慢骑,一路欣赏城市的旖旎风光,感受自在荣成、自由骑行的舒心与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