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瞬间】 2017年6月6日,黄海造船有限公司为渤海国际轮渡(香港)有限公司建造的800客位客箱船“海蓝鲸”号顺利交付。“海蓝鲸”号是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建造的当时全球最大载重吨现代化客箱船。
航行中的“海蓝鲸”号。 【鸡年故事】 讲述人:赵建平(黄海造船有限公司董事长) “‘海蓝鲸’号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的客货两用船。我们黄海造船对于能够承建我国第一艘自主设计的客箱船感到十分荣幸,也倍感责任重大。虽然我们拥有20余艘大型豪华客滚船的建造经验和技术积累,但在‘海蓝鲸’号的建造过程中,项目团队不敢掉以轻心,严之又严、慎之又慎,力求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确保这艘当时全球最大载重吨现代化客箱船顺利交付,为中韩航线再添一道‘荣成制造’风景线。”赵建平如是说。 “海蓝鲸”号属于客货滚装船。这种船型航速要求更快,安全性、舒适性和稳定性要求也更高,尤其对船舶完整稳性要求十分严格。在建造“海蓝鲸”号时,黄海造船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在确保安全稳定的基础上兼顾舒适性和经济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建造装备的先进与否影响着建造工艺的高低,关乎产品质量和企业品牌。近年来,国际航运业持续低迷,黄海造船主动适应形势变化,以创新为抓手,以特种船舶为突破口,全面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并主动与意大利通道设备公司、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级社等专业公司及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其众多关键设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在建造“海蓝鲸”号过程中,为确保船舶装卸安全,黄海造船为其安装了防横倾装置,配备了更先进的防横倾系统,可在3分钟内平衡船侧拖车的重量所产生的横倾力矩,迅速消除船舶横倾。此外,“海蓝鲸”号高标准配备了保安警报系统、应急疏散系统、直升机停靠设施、航行数据记录仪、车辆系固装置等先进设施设备,满足安全返港、集装箱绑扎新要求等最新国际规范,其良好的设计稳性和船体强度,能满足在八级风的海况下正常出航。在保障航行安全的前提下,“海蓝鲸”号内部设有免税店、酒吧、KTV、自助餐厅等功能区,给旅客带来豪华游轮般的舒适体验。 “这几年,公司先后投入10亿元改造传统造船工艺流程,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全体“黄海人”将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在技术、资源、人力等各方面积累扎实功底,朝着建造世界一流船舶的目标坚定迈进。”谈及未来发展,赵建平信心十足。 在当今国际船舶市场低迷的大背景下,“黄海人”主动创新求变,抢占发展制高点,全力加快向现代化、国际化造船企业迈进步伐,积极参与全球造船市场竞争,先后承建了“华东明珠8”“东方明珠8”“海蓝鲸”“和谐云港”等一批国内国际航线大型船舶,擦亮了“荣成制造”的名片。 【故事背景】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围绕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我市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激励企业扩大有效投入,加大创新力度,使企业创新发展意识逐步增强,一批创新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在智能制造示范推广上,我市开展“机器换人”示范工程,发挥成山集团、泰祥食品、华力电机等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建设一批智能示范工厂并推广应用。在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开放式“双创”平台和服务平台上,我市重点抓好成山集团多尺度绿色轮胎全生命周期设计中心项目建设,推动黄海造船船舶设计共享平台、威海国际海洋食品交易中心、皇朝马汉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扩大服务对象,发挥公共服务作用。在开展个性化定制创新上,我市支持康派斯车辆建设房车领域个性化定制平台,引导全市房车领域重点企业探索开展个性化设计创新,逐步将房车个性化定制打造成荣成“互联网+制造业”的新亮点。 2017年,我市科技创新要素加快集聚,石岛慧谷获批国家级孵化器,泰祥集团“鱿鱼贮藏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4个、高层次人才17名、高技能人才1679名。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2家,市场主体总量增长17.3%。创新荣成,日新月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