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荣成市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大胆试、自主改,积极创造条件,实现自我突破,许多工作通过积极探索成效突出。经各有关部门考评和经第三方评估机构全面衡量,荣成的农村污水处理、海洋牧场建设、现代苹果种植等多项创新成果,让人眼前一亮,备受启发。借助于现场会的示范推广,“荣成经验”、“荣成模式”已经在全省、全国复制推广。
![]() 从全国农村厕所污水治理电视电话会议选址定点、省委领导批示“点赞”到各级报刊跟踪推介,2015年以来强力推动农村“厕所革命”,终成正果。日前经过委托第三方严格科学的检查评估,山东省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联席会议办公室认定荣成市等21个县(市、区)为全省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县。
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 作为全省首批国家生态市,自2015年以来,荣成市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把城乡污水一体化处理、推动农村改厕作为改善农村环境的根本,以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为主线,标本兼治提升全市城乡生态环境质量,着眼于打通污水处理“最后一公里”,构建覆盖城乡的污水收集处理体系,创造性地将农村改厕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相结合,实现全市11.6万户农村改厕全覆盖。
成山镇第一污水处理厂 验收组抽查了荣成市11个镇街、22个村庄、1381户,占全市村庄总户数的1.07%,抽查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98.62%,超过90%的全覆盖认定标准,群众满意度为100%,塑造提升了“自由呼吸·自在荣成”城市形象,受到全国、全省主管部门的领导倾力支持,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广泛关注。
杨家山村改厕设备获得与会代表好评
![]()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山东省海洋牧场建设规划(2017-2020年)》。按照海洋牧场功能和建设方式,三面环海的荣成占据了投礁型、游钓型、田园型、装备型4种,且在牧场面积和项目等方面占了大头。 到2020年,将在苏山岛、荣成西霞口、爱伦湾等处建设投礁型海洋牧场,构建渔业资源增殖和生态保护于一体的海洋牧场建设模式;在荣成湾、西霞口等地建设游钓型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创建一批海洋牧场最美渔村、特色小镇。
到2020年,在荣成东部、靖海湾海域建设十万亩级田园型海洋牧场;荣成东部海域,还将建设以“深水智能网箱+养殖休闲平台+养殖工船”为主体的装备型海洋牧场。全省规划建设4个以田园型海洋牧场为主的生态园,其中,位于荣成东部海域的半岛东部“海洋蔬菜”生态园,是我国藻类养殖集聚区。 2017年,全省海洋牧场建设现场会在荣成召开,荣成已经成为全省海洋牧场发展的重点区域。
![]() 在8月24日召开的全国“四好农村路”养护现场会上,荣成市以山东省第一名的成绩被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的荣誉称号。 多年来,荣成市以推动市域经济跨域提升绿色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为出发点,坚持“建得标致、管得精致、护得极致、运得别致”,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荣成特色的“四好农村路”发展新路子。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1452公里,通达村庄826个,行政村硬化路率达到100%。
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化管养”,全面落实农村公路管养主体责任,明确了“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三级养护主体责任和交通主管部门行业管理责任,目前,市、镇两级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构设置率达100%。
苹果种植,《共识》认同的属荣成 2017年10月10日,由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荣成市政府主办的2017全国现代苹果产业发展峰会在荣成举行。160名业界“领军”人士,深入探讨“全国现代苹果产业发展路径”共商大计、共谋未来,达成“全国现代苹果产业发展峰会《荣成共识》”。 在这个全国苹果产业动向发布、最新技术展示、信息互通、商务对接的平台上,通过实地观摩、会场内外的互动,人们零距离地感受着荣成苹果“自由呼吸·自然红”的品牌魅力,荣成华峰果品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获得全国现代苹果产业标准化基地称号。
近年来,荣成市立足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战略,从强化“四大体系”着手,致力推动矮砧集约栽培现代化栽植模式的规模化推广。目前,全市果园总面积28万亩,其中现代果园16.8万亩,栽植红富士为代表的苹果品种100多个,年产量50万吨,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现代苹果标准园创建单位、全国苹果重点基地县。2016年荣获全国苹果产业十强县。
立足于品牌战略的高度,荣成苹果不断加大品牌建设力度,荣成苹果品牌核心价值表述为“自由呼吸·自然红”已经成为区域品牌,荣成现代果园通风透气,苹果生长时充分沐浴阳光,苹果着色均匀,果体通红,不仅果形漂亮,而且风味独特等优势。
鲍鱼养殖,成就名镇桂冠的数荣成
俚岛镇地处胶东半岛最东端的荣成市东海岸,镇域面积10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0公里,全镇拥有浅海、滩涂养殖面积8万亩,工厂化养殖水体8万平方米。独特的气候条件、养殖条件、水质条件,为鲍鱼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成熟的养殖技术、规范的育养、完善的安全管理,也打造了鲍鱼产品优异的质量。
据不完全统计,全镇鲍鱼总养殖量近300万笼,养殖筏架近6万台,年产量在1.9万吨以上,约占山东省总产量90%,占全国产量的六分之一,年产值23亿元,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鲍鱼养殖成为全镇渔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海洋经济的特色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
旧岁已展千重锦,新年再进百尺杆。面向新时代,踏上新征程,荣成正重燃“江北第一虎”的昂扬斗志,自信满足,开拓创新,为决胜全面小康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积蓄新能量,在2017年创新成果的更高起点追求更高质量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