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荣成本土居民发出住在荣成越来越幸福的感叹,外地来荣成居住的人们则说“就是奔着这儿好才来的”。荣成冬暖夏凉的气候特征、碧海蓝天的生态环境、花园般美丽的城市建设以及温良恭谦让、彬彬有礼、仁德有序的文明氛围,都是人们选择荣成的理由,但还有荣成居住社区的幽静环境、贴心、温馨服务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社区就像一个大家庭,各种杂事小事层出不穷,这些问题处理的好不好、快不快,都会直接影响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为做好城市社区管理工作,提升社区服务水平,荣成围绕打造“有温度”的社区,健全社区管理机制,强化社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效率,让市民生活更方便、更舒心。
社区网格长作为社区工作中的主力,也是我市社区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发挥着上联下接的重要作用。王晓燕是三环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同时也是一位网格长。自我市推行“半天”走访制以来,每天她都会用半天的时间对自己网格里的居民进行入户走访,听听群众有什么需求和建议,有时也会在小区内进行随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她告诉记者,荣成社区建立了网格微信群,越来越多的居民通过微信反映问题,我们每天把居民反映的问题汇总,能解决的马上给居民解决,不能解决的,我们向相关部门反映,一定给居民一个满意的答复 。 借助手机上的软件定位系统,王晓燕每天的工作轨迹,都会实时生成路线图,呈现在街道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信息平台上;而她每天发现的问题和解决的问题,也都会以照片的形式上传到这个平台,作为街道对其考核的依据。
今年8月施行的《城市社区楼长考核和信用管理办法》,让许多热心肠、群众认可度较高的居民成为了楼长。例如府新社区东上雅郡小区65岁的李保坤,就是其中的一位。前几天,居民王阿姨做饭时下楼,一时匆忙往了带钥匙。家里灶火烧得正旺,这可急坏了王阿姨。找到楼长李保坤后,在他的帮助下,王阿姨的老伴赶回了家,化解了一场危机。据了解,自从当选楼长,李保坤里里外外没少为居民忙活。时间一长,一栋楼的居民有事都会想到找“老李”。
目前我市已建立起“街道—社区—网格长—楼长”为主线的管理服务体系,推动了社区工作的健康发展。 对于退休在家的社区居民来说,参与到丰富的社区文化生活中更是他们所向往的。走进曙光社区服务中心,萧瑟缠绵、飞扬跳脱的二胡演奏不绝于耳,原来,曙光社区爱好二胡的居民正在一起学习、切磋。
62岁的王友林是黑龙江人,退休后定居我市,虽然没有基础,但王大叔一直喜爱二胡,得知社区有二胡培训班,王大叔立马报了名。他感慨的对记者说“我感觉这个地方挺好,社区还组织拉二胡,社区给提供场地老师免费教,原来在黑龙江也没有这个机会,到这参加这个班挺好,还认识一些琴友,感到挺开心 挺充实。
为进一步发挥党员作用,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我市还充分发挥社区党总支的核心作用,出台《城市社区居民暨在职党员信用管理实施办法》,发动在职党员参与社区管理,建立“网格长——楼长”和“网格党支部——党员”两个体系,互相交叉发挥作用。截至目前,共有4000多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认领岗位7000多个,87%的党员参加了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
老百姓的事儿,就是大事儿;居民的事儿,就是社区的事儿。荣成始终把便民、利民、惠民作为社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实打实举措,让“居民之家”更加舒适、更加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