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对生态环境保护高度重视,持续开展环境保护突出问题综合整治行动,荣成市是干制海产品加工行业的主要基地,该行业高能耗、重污染、附加值低等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群众反响强烈。近期,荣成市持续加大干制海产品加工行业整治力度,提升产品品质,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行业污染治理,擦亮“自由呼吸·自在荣成”的城市品牌。
荣成市环保局党组成员张胜告诉记者,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对生态环境保护高度重视。近期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环保专题会议,研究布置环境保护工作。近年来,荣成市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还有不少突出环境问题,其中干海产品加工就是重要一项。 荣成市干制海产品加工行业有30多年的历史,主要集中在人和镇,由于是露天晾晒,食品卫生方面达标率不高。按照环保相关规定,人和干制海产品属于“小散乱污”企业。“小散乱污”企业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规模小、工艺差、污染重,一直以来,群众对这一污染生态环境的行业意见很大。 荣成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人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所长张郁表示,人和镇海米加工业户现有的日晒方式都是落地摊晒,没有防蝇虫等设施,达不到今年6月1日颁布实施的山东省三小条例的要求。 因此,干海产品整治势在必行。本着依法依规、提升传统产业的要求,荣成市出台了《人和区域干海产品加工行业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建立相关档案并对外公示,确定采取“因地制宜、规范发展、稳步推进”的方法,业户可在原址按标准进行改造,也可进入集中加工园区租用厂房进行生产加工。目前,拥有24条烘干工艺生产线的干制海产品产业园区正在沙窝岛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内全面施工,预计年内可建成使用。园区统一配备了供气、污水处理等设施,还为业户提供了租金优惠政策。
张胜表示,在干海产品加工的整治中,环保部门将着力强化环境监管,进一步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确保不留监管死角、不存执法盲区。在执法过程中,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坚持重点治乱,铁拳铁规治污,采取综合手段,坚决执法到位、整改到位。同时,加大惩治力度,对荣成市干海产品加工的环境违法行为,必须保持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大幅度提高其违法成本,从而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