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荣成 专题 旅游 人才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商家 手机版
市情 新闻 市情 镇区 名企

张春燕:向所有人证明我可以

来源:网络 作者:荣成 人气: 发布时间:2018-11-01
摘要: 人生有高峰、有低谷,要学会向前看,不要想着自己受了多少苦,迈向成功的路总是充满坎坷。正如张春燕所说:“人生不能浑浑噩噩地度过,只要努力,你一定行。”
张春燕:向所有人证明我可以信息来源:荣成市新闻中心

张春燕正在制作面点。

直到参加工作时,张春燕才知道,自己那双看东西总是模糊的眼,是先天性视力四级残疾。被辞退后的张春燕又尝试找过几份工作,皆以失败告终。对一位20岁出头的年轻女孩来说,她的世界一下子黯淡无光。

一次次迷茫、一次次泄气,但张春燕告诉自己,绝不能就此而沉沦。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面点制作,感觉这是一个适合自己的谋生路子,面对重重困难,她咬牙坚持,终有所成。如今,她的面点生意红火,美名远播。“我要向所有人证明,我可以。”张春燕说。

“我怎么就成了残疾人”

中专毕业后张春燕在烟台电子厂找了一份工作,靠自己的劳动赚取收入,对她来说是幸福的。可工作后,面对电子厂里大大小小的电子元件,张春燕的心里渐渐产生怀疑——为什么自己看不见同事说的电子元件上面的灰尘?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她当时并没有想太多,依然尽全力完成自己的工作,看不见就用手摸,可电子厂严苛的标准让她工作很吃力,效率低下。偶然间她发现,在闭眼后猛一睁开的一瞬间可以暂时看清楚东西。为了把工作做好,她不停地睁眼闭眼,用手揉眼,每每第二天起床眼睛都是肿的,厂里交付的工作她要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时间去完成,即便如此,张春燕也未曾想过辞职,而是想着怎样都要把工作做好。

经理发现了张春燕的异样,委婉地辞退了她,劝她趁早去医院检查,别耽误了治疗。这句话,深深刺痛了张春燕年轻好胜的心。

去医院一检查,张春燕才知道自己右眼先天性视力很差,为视力残疾,要想恢复视力需要做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这不仅需要昂贵的手术费用,还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很有可能让右眼完全失去视力。这一检查结果,对于20岁的张春燕来说,打击巨大,她无法接受,自己怎么就被认定为视力残疾,和别人不一样了呢?

张春燕是个要强的人,离开电子厂后也尝试了许多别的工作,去过餐馆、超市,可都被婉辞。张春燕下岗失业了。

“不行,我一定要振作起来”

 失业后的张春燕一度感到心灰意冷,闲在家中半年没有出门,因为眼睛问题,家务活也做不了多少。想着自己每天浑噩度日,张春燕常常在家坐着坐着就哭了出来。母亲更是从不敢在她面前提她眼睛的事,只是默默地为她打点好一切,让她能平复心情。但是张春燕的心里憋着一股劲,自己还年轻,难道要让父母养活一辈子?“不行,我一定要振作起来。”

 重新振作的张春燕走出家门,偶尔打打零工,补贴家用。她也尝试着自己做点小生意,在人和镇农贸市场批发海产品到周边市集上卖,每天坐公交车往返,最远去过斥山和石岛。冬天,露天叫卖的张春燕手脚都长了冻疮。但再苦再累,张春燕也觉得每天都是开心的。

 2017年底,市残联组织了一次面点制作培训班,人和镇政府把张春燕的名字报了上去。学习过程中,面点师傅发现张春燕很有天赋,于是又推荐她免费参加了“荣成大姐”组织的面点制作学习班。

 “荣成大姐”近4个月的学习时光,对张春燕来说,辛苦又充实。面点制作看似简单,可真要做出精品不是件容易的事。对于毫无基础的张春燕来说,发酵程度、揉面程度、加多少糖、用几个鸡蛋,她都要细磨精研,她也经常和师傅两个人忙到凌晨一两点钟,第二天早上5时又起来干活。“面点制作,讲究的是火候,发酵、揉面、醒面、蒸烤,都有很严格的火候要求,稍有差池,就要从头开始。”张春燕说,“那时候虽然很累,但是每次研究出新花样,就有满满的成就感,很开心。”

 看到张春燕的执着和日益长进,师傅建议她开店创业。张春燕也曾想过,但有些胆怯——被认定为视力四级残疾的自己,可以开店创业吗?

 “只要努力,我一定行”

 张春燕学成回家,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家人。想法刚提出,就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对,谁都知道蒸馒头是个累活苦活,没人忍心让眼睛不好的她受这份累。可张春燕这次却横下了心:“我要向所有人证明自己。”

 开店很累,比张春燕做学徒的时候还累,方方面面她都要考虑到。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一位大叔订了10多个大枣饽饽,这对刚开业的张春燕来说,是一单“大生意”,可没想到却差点成了她迈不过去的坎儿。众所周知,大枣饽饽讲究要“开口笑”,“笑”得越开越好吃。张春燕为了给客人蒸一锅好馒头,前一天晚上就开始忙活,发面、揉面、造型……忙活了一晚上,可是一揭锅,张春燕傻眼了,一锅馒头全是蔫的。

 “当时我的脑子一下子空白了,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会失败。”冷静过后的张春燕开始反思,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张春燕重新揉面蒸馒头,到了深夜,又忙活了几个小时,可一揭锅却又是一锅没有“笑”的大枣饽饽。看着眼前的馒头,张春燕急得哭了出来,“我当时特别难过,产生了放弃的念头,觉得对不起我的师傅,也对不起家人忙里忙外为我开店的操劳。”可是客人的馒头总要送到手,张春燕一边哭一边重新动工,眼看快要天亮了,却怎么都不能让馒头“笑”起来。情急之下的张春燕请来了师傅帮忙,在师傅的帮助下,张春燕终于蒸出了一锅“开口笑”的大枣饽饽,按时交到了客人手里。

 一次次失败,一点点进步,张春燕的手艺越来越精进,名声也越来越响。一位阿姨给女儿订了结婚用的喜馒头,婚礼结束后,大姨赶忙联系了她,直夸她蒸出来的喜馒头又好吃又漂亮,让家里人特别有面子,要帮她多多宣传。听到这些话,张春燕的心里甜甜的,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

 靠着客户的口口相传,张春燕的口碑慢慢建立起来,她的客户越来越多,遍布济南、青岛等省内各个城市,大家都知道她做生意实在,讲诚信,蒸的馒头不加添加剂,张春燕的馒头销路走俏。

 谈及未来打算,张春燕说自己会继续把好质量这一关,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尽量让每名客户都满意。

 人生有高峰、有低谷,要学会向前看,不要想着自己受了多少苦,迈向成功的路总是充满坎坷。正如张春燕所说:“人生不能浑浑噩噩地度过,只要努力,你一定行。”


责任编辑:荣成
首页 | 荣成 | 专题 | 旅游 | 人才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