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石岛管理区海洋经济发展捷报频传:与清华大学在科研、产业、教育等领域实现合作,对拉动石岛经济特别是新能源产业将起到划时代的作用;引进“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开启石岛管理区海洋科技生物产业研发与实践新高度;鑫发渔业重组永喜船业成立山东鑫弘重工有限公司,成为石岛修造船业继神飞集团重组后又一成功重组力作……一个个项目的成功落地,为石岛管理区海洋经济转型创新发展积蓄了强大的动能。 以海洋经济为支柱产业的石岛管理区,深入落实李克强总理考察威海重要讲话精神,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中,把推动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作为首要任务,加快海洋与渔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以新旧动能转换的澎湃力量推动海洋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做强新动能成长和传统产业转型“双引擎”。 海洋捕捞驶进“深蓝” 眼下,赤山集团6艘鱿钓船正在加紧建造中,不久将奔赴太平洋作业。这是该集团打造亚洲最大鱿鱼深加工基地付诸的新行动。近年来,石岛管理区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国家对渔业资源和海洋渔船的“双控”,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以石岛为主打造百万吨级中国远洋产品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基地,建设中国远洋渔业第一强市”目标要求,大力实施渔业海外扩张。截至目前,已在乌拉圭、印尼、斯里兰卡、加纳建设4处海外远洋基地。去年,全区水产品产量达到38.5万吨,海洋食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80亿元。 今年,石岛管理区在原有169艘远洋渔船的基础上,新增远洋渔船38艘,全区力争年内远洋捕捞量突破20万吨,运回比例达75%以上。在加快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石岛正走出一条全产业链扩张之路。 海洋装备迈向高端 石岛湾核电基地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核电规划项目,一期工程建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投资735亿元,计划于2017年底投产发电。国核示范电站投资423亿元,正在建设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机组。石岛管理区借力石岛湾核电基地这张硬牌,瞄准新一轮产业发展方向,已启动核电配套产业园建设,针对核电等重大项目配套领域,着力衍生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产品。目前,相关项目正在加快实施,争取两年内拉开起步区框架,打造国家级核电装备制造基地。 船舶制造是石岛管理区工业的主导产业之一,全区现有修造船企业17家,造船能力80万载重吨,去年销售收入达52亿元。在当前国际航运业低迷的形势下,管理区积极引导企业通过新动能培育与传统动能改造提升的协调互动,增强发展内生动力。黄海造船正在向军工制造和海洋工程船舶建造转型扩张,目前,在建和手持订单80艘,交船期已排至2018年。通过引入浙江舟基集团对神飞集团进行重组,同时指导鑫发集团对永喜船业进行重组,使两大船企“浴火重生”。黄海船配、中船线缆等龙头企业正向军用装备、核电电缆等高端制造转变。 此外,华鹏科技园、隆泰装备、南京清尔特环保设备等企业正开始实施高新制造项目。位于海洋工程与装备制造产业园的石岛重工则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朋友圈”, 成功将海水淡化、石油化工等高端装备销往以色列、巴基斯坦等国家。今年,该公司新增订单5亿元,客户辐射俄、法、意等20个国家和地区。 海洋生物药食同源 借助威海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区位优势,石岛管理区加快打造海洋生物科技产业园,通过园区集聚,把海洋药品、保健品等高新领域作为产业升级的主攻方向,加快推动附加值低的传统海洋食品加工产业向技术含量高、产业链长的海洋生物新兴产业转型升级。目前,石岛管理区拥有泰斗医用保健食品、鸿德医用蛋白、爱尔斯、领鲜生物科技、中海健康产业等规模生物科技企业11家,主要从事海洋生物药物、海洋保健品、海洋生物材料、海洋生物调味品等高附加值海洋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2016年,全区海洋生物科技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8亿元,同比增长9.6%。 鸿德海洋生物致力于高附加值海洋蛋白的研发生产,提取高纯度氨基酸。今年2月,鸿德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立“袁隆平院士工作站”,这标志着石岛管理区海洋科技生物产业研发与实践迈出方向性一步。同时,鑫发渔业集团探索金枪鱼资源高效利用及高端制品研发,利用金枪鱼骨为原料生产胶原蛋白肽和欧米克保健品;中海海洋科技对低值海洋生物资源进行环保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制取食品级不饱和脂肪酸及海洋生物医药基料产品;爱尔斯海洋生物的技术提取乙脂型和高含量甘油三脂型鱼油;泰祥集团的泰斗虾青素、柠檬酸钙提取等一批药食同源项目,逐渐形成以海洋药物与功能食品为主体,以海洋新材料与活性物质提取为辅的海洋生物科技产业体系。 管理区在去年实施8个海洋生物科技项目的基础上,今年重点推出5个项目已全部开工。海洋生物科技产业,正成为石岛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服务贸易面向全球 利用全省首批服务贸易特色服务出口基地的优势,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走出一条创新驱动、结构优化、内生增长的发展之路,逐步实现由传统对外贸易向现代国际贸易的转变,这是石岛管理区从追求增长速度转向注重市场份额,在全球化大格局中培育新动能的实际举措。2016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4482万美元,同比增长25.5%,外贸进出口总值80.4亿元,同比增长36.4%。其中,出口总额59.85亿元,同比增长29.85%。外商投资企业75家。 利用区位优势,依托国家一类开放港口和北方最大群众性渔港的载体、资源优势,围绕整合冷冻调理食品、鲜活海产品的仓储和配送网络,石岛管理区打造集加工、配送、通关为一体的“买全球卖全球”现代冷链物流基地。其中,冷链物流园获批山东省重点服务业园区、现代海洋服务业特色产业园,冷链库容总量达到121万吨。 依靠口岸优势,对接“互联网+”,开启电商扩容。今年,重点打造海都、蓝润、华鹏等18个规模化企业电商平台。截至目前,全区149家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电商业务占60%以上,全年电商交易额达15.6亿元。其中,泰祥皇朝马汉及“三同”平台已入驻企业185家,交易额达8000万美元。 抓住中韩自贸区建设机遇,先后利用获批进口冰鲜水产品、进境食用水生动物、进口肉类指定口岸、进境肉牛屠宰指定口岸,新开通日本东京航线、新增群山航线客滚船等7个口岸资质优势,去年口岸吞吐量集装箱14万标准箱、散货200万吨,出入境旅客37万人次。眼下,正抓紧与境外港口、物流企业对接及外轮维修业务拓展等工作,力促新港三期30万平方米集装箱中转站、2.35万吨客滚船、7个万吨级泊位尽快投用,打造海运特色服贸出口基地。 石岛管理区通过认真贯彻落实《荣成市政府关于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中不断扩大新兴业态领域。目前,全区已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服务贸易合作关系,直接或间接从事服务贸易的企业超过70家。今年力争服务贸易总额实现翻番增长,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强力引擎。(荣成市新闻中心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