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整洁的街道、井然有序的交通、鸟语花香的广场、文明和谐的环境……近日,记者走进王连,舒适美观是记者的第一印象。自创城工作启动以来,王连街道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问题入手,开展了一系列综合整治活动,并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彻底根治环境“痼疾”,让家园变得更加整洁、舒适、文明。 2月中下旬,全市创城工作推进会后,王连街道马上落实会议精神,召开动员会,部署相关工作。会上,街道负责人指出,文明创建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我市的战略之举;不是一般要求,而是崇高追求,它涵盖了生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方面面,是一项着眼发展、围绕发展、服务发展、创新发展的系统工程。这项工作需要街道上下坚持“创文明城市,惠万家百姓”的理念,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努力让群众享受到更多实惠。 随后,街道以驻地改造全覆盖为主抓手,重点实施了总投资500多万元的美化、硬化、绿化、净化工程。对2.4万平方米商户旧损墙体进行修复、喷刷质感漆,对216家商铺门头进行撤换。目前,外漆喷刷基本完成,门头安装完成60%。对幼儿园、盛泰机械等23处共计5000多平方米人行道板、岔路口实施高标准硬化。对赵家山、大汛姜家、王家庄、沟曲家等4个村4公里连片区域进行高标准绿化美化,对驻地主干道两侧31处2500多平方米区域进行绿化补栽,提升驻地绿化质量层次。投资300多万元建设日处理能力2000吨的新型污水处理厂,将驻地30多家企业污水纳入大管网,并逐步延伸至村居,保证河道整治和八河水库污染源治理取得显著效果。 驻地改造期间,分管城建工作的王连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姚晓光每天7时准时出现在施工现场,对刷漆、硬化、绿化等工作进行逐项巡查,对有偏差的地方及时纠正。当问及姚晓光“为什么这么坚持”时,他说:“驻地改造是一项精细工程,一次改造要确保能用上几十年甚至更久,质量必须杠杠的,必须让百姓满意。” 傍晚,广场上音乐响起,人们随音乐翩翩起舞,健身器材上的老人运动聊天两不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每天看着这些看板,我现在都能背下来了,不仅广场上有,村里的文化墙上也有,既美观又让咱老百姓长知识。”今年以来,王连街道以公益广告全覆盖为主抓手,在辖区营造了“润物细无声”的创城氛围。街道主干道两侧增设大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40多块;借助企业等高大建筑物有利视角设置“讲文明、树新风”墙体广告15处;在各村居更新“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相关内容公益广告及宣传栏240多个、手工墙绘500多平方米,拆除、清理各类小广告300多处;对区域内32个村四德榜重新评选、张贴。这一系列数字、一项项工程背后,有王连街道全体工作人员努力的身影,更有王连群众幸福生活的剪影。 谈到重新评选四德榜,王连街道西北片片长毕晨伟喜上眉梢。“开始通知各村的时候,怕大家不以为然,还评选出一些老典型。后来,看到各个村的评选结果,我们都放心了,更换比例占40%。一些村书记还向我解释,不是原来那些做得不好,而是涌现出太多好人好事了,得让大家都露露脸。”王家庄村支部书记王学刚深有体会。“俺村的好人好事太多了,孝老爱亲、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典型有的是,我经常报好人线索,让街道办的小青年过来帮着写个材料在‘大喇叭’上宣传宣传,再通过四德榜这么一贴,满满的正能量。” 没有文明的市民,就没有文明的城市。王连街道将提升居民道德素养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着力点。以好人线索提报全覆盖为主抓手,释放典型示范引领力量。机关层面,街道将好人线索提报与考核直接挂钩,实行日通报制度。企业层面,将好人线索上报与项目建设、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推进紧密结合,已在鑫发集团、盛泰机械、银海水产等12家企业评出敬岗爱业等典型。农村层面,发动各村重点提报孝老爱亲、邻里互助、诚实守信等典型,共评选出2000多条好人线索。每条好人线索背后都有一个或大或小的故事,故事有长有短,但感情是最真挚的。 “一开始,我们在企业推行好人线索提报工作还是比较困难的,很多企业主认为企业就是抓生产、抓效益,提报好人线索费时费力。但随着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企业试行效果反而特别好,我们对部分企业提报的好人典型在政府网站、商会QQ群、机关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公示、表扬,充分调动企业干事创业、永争一流的积极性。”鑫发集团员工卢大海说:“好人典型对大家而言就是精神引领,有的争当质量标兵,有的争当安全生产标兵,有的加班加点研究操作技术……”一个个岗位能手给企业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企业文明风气盛行也提高了企业整体形象,间接推动了企业健康发展。 当下,创城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王连街道办事处主任吴永丽表示,要紧紧抓住这一时机,紧盯驻地和农村两个阵地,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做好自选动作,坚持不漏步、跟上步、走好步,将创城成效落实到最实处、最深处,让辖区百姓切实享受到创城带来的变化。(荣成市新闻中心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