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荣成 专题 旅游 人才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商家 手机版
镇区 东山街道

村民致富路上带头人 ——记东南海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大

来源:中国荣成 作者:荣成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5-13
摘要:桃园街道最东端有一座百余户人家的小村庄,因其濒临南部海域,谓之东南海村。乍一听名字竟带有些奇幻色彩,而这里的确也在短短几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可谓创造了脱贫致富的奇迹,而奇迹的创造者就是东南海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大运。 撸起袖子加油干 5

桃园街道最东端有一座百余户人家的小村庄,因其濒临南部海域,谓之东南海村。乍一听名字竟带有些奇幻色彩,而这里的确也在短短几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可谓创造了脱贫致富的“奇迹”,而“奇迹”的创造者就是东南海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大运。

撸起袖子加油干

5月初的一天,记者驱车前往东南海村,进入北部村民居住区,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与整齐划一的房屋相衬,几个村民正忙着打理自家的菜园子,充满着归田园居的恬静与舒适。周大运与记者相约在南部滩涂地带,这天,太阳很毒,风很大,一下车,记者就被海风“带”着走。不远处传来叮叮当当的声音,十几位工人有的忙着修船,有的忙着造船,还有几位村民忙着赶海,好一派繁忙景象。周大运则在滩涂最南端忙着新吊塔的建造,见到他时,周大运的手上、衣服上沾满了泥,头发也被风吹得乱糟糟的,和在工地上干活的工人没什么两样。“真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刚把手中的活干完就赶过来了,手都没来得及洗。”周大运憨厚地笑着说。

今年57岁的周大运早年间是一名捻匠,主要从事木制船舶的制造和维修。1997年至2000年,周大运承包了原宁津修船厂,对在附近海域上坞的渔船进行维修,并自己制造木制渔船,维修技术高、服务质量好为周大运赢得了不少客户,同样也为周大运积累了一定的财富。2000年,我市掀起了一场养殖海参的“热潮”,这也让周大运动了心。2001年,周大运从一名捻匠“摇身一变”成为海参养殖专业户。

而成为东南海村党支部书记还是2011年4月。在此之前,东南海村算得上周边地区的贫困村,基础设施不健全、环境卫生差、资源开发利用率低、村年收入少、村民生活水平低……这些难题全摆在周大运面前。“以前也没干过村支书,自己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很顺利,但无论怎样,都要坚持为老百姓做好事、干实事,带领全村村民富起来!”

致富路上带头人

准备风风火火大干一场的周大运,看到村财务账目表的时候却傻了眼。当时,村财务账上只剩下1.8万元,并且欠着100多万元的外债,村里发不下来工资,村民也没有任何福利待遇。“说出的话必须做到,老百姓选我当村支书,是对我的信任,绝不能让百姓们寒了心。”周大运决定利用村庄临海且有大面积滩涂湿地的优势,实现综合性发展。可村里账目上不过2万元,还有巨额外债,想要投资生产简直是天方夜谭。周大运只能将自己几年养殖海参攒下来的钱拿出来,加上向亲戚、朋友借来的一共400多万元,投资建立了东南海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建起来了,可群众的积极性并不高,很多村民对“公司”的概念知之甚少,有的持观望态度,有的压根不买账。公司发展不起来,村经济更是没有起色,这让周大运着了急。于是,周大运向村里的老干部、老党员请教。“要想发展集体经济,就要把村民的事儿当成自己的事儿干,要让村民积极参与进来,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于是,周大运组织村干部挨家挨户征求意见,最终决定成立股份合作社,65周岁以下的村民可以以0.25亩的土地入股,每年最低可获得800元的分红,分红随合作社收入增加而增加。65周岁以上的村民土地全部收归村集体,每年每人可获得1500元、2.5公斤花生油、150公斤面粉和2罐液化气的福利。听到这样的消息,全村170户村民争相在明白纸上签字。“看到村干部送来的那张签满名字的明白纸,我的眼泪‘唰’地一下就掉了下来,他们签的每一笔、每一画都是对我工作的肯定和支持。”自合作社成立以来,无论盈利还是亏本,该给村民的钱从来没少过一分,并且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期间还为每位村民发放200元福利。

村民的支持大大鼓舞了周大运,他决定将村南部1000多亩滩涂充分利用起来。凭着自己近10年的海参养殖经验,周大运在2011年至2013年间,先后借贷300多万元开发近300亩参池。“我们的海参个大量足,前几天刚发现有一只海参长得比我的脚还长呢。”说着,周大运就迫不及待地要带记者去参池看一看。刚到参池,正赶上刚捞上来一筐海参,个顶个的肥壮,每只海参均重达0.5公斤多。

“土地就是农村的财富,当时村里有大片的荒地没人管,都浪费了,实在是太可惜了。”周大运鼓励村里的蔬果种植能手发挥自身特长,发展大棚瓜果种植。2014年,周大运投入40万元,建造3座占地共10亩的温室大棚。“开始种植的第一批作物是小西红柿,当时各项投资非常大,贷款也贷不了,资金十分紧缺,想着小西红柿长势快,收益也能快些。”可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由于缺乏农业种植经验,在小西红柿已经结果时,周大运发现西红柿的茎、叶上出现条状褐斑,慢慢地果实上也出现了,好像生了病。经过网上搜索和向专家请教,才知道这是西红柿常见的病害,患病后无法治疗,只能提前预防,看着一片片西红柿烂在地里,周大运心如刀割,投资的钱也打了水漂。

“作为村支书,百姓需要咱,做事就要给老百姓做出个样儿来,不能经历一次失败就索性不干了!”一次偶然机会,周大运看到电视上播放网纹瓜致富故事,一打听,海阳地区的网纹瓜种植发展得不错,他赶忙跑去海阳网纹瓜种植基地学习研究。经过多方考察,周大运认为网纹瓜虽然收益慢,但发展前景较好,值得一试!2015年,村里的第一批网纹瓜苗下地,一种就是20亩。有了之前的经验,周大运小心翼翼地呵护着瓜苗,吃住全在瓜棚,生怕这些小苗儿有丁点儿闪失。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后,第一批网纹瓜成熟上市,收益可观。在周大运的带领下,村里近20户果农也种起了网纹瓜,除各自的瓜棚受益外,每位瓜农每年可获得公司发放的3万元工资。为了扩大销售市场,提高瓜农收益,周大运与青岛一家经销商合作,将东南海村的网纹瓜卖到北京、杭州和香港等地,每年网纹瓜产量达6万公斤,年收益近20万元。提及“东海瓜”,尝过的人没有不竖大拇指的。“今年第一批瓜到6月中旬就成熟了,现在已经预订出去好几箱了。今年无花果也到了结果期,再准备种植30亩猕猴桃、建设两座草莓大棚,发展特色采摘农业。”周大运笑着说。

在周大运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底,村里的外债全部还清。

古道热肠暖民心

今年清明节期间,周大运发动村民捐款,并由村里出资建造一座高5米的烈士纪念碑,为村里每名烈士竖立墓碑,让烈士魂归故里。“当时看到《永远的丰碑》这本书,发现东南海村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牺牲的烈士多达16位,他们是我们心中的英雄,应该让他们回到家乡、回归故土。”

“周书记可是我们村的大功臣,没有他,我们村不可能有今天。他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平时不是在地里就是在南边滩涂上干活,最近天气热了整个人晒得黝黑。周书记不仅注重文化、环境建设,村里的农业、生态休闲业、海参养殖业更是齐发展,每个项目都有专人负责管理,井然有序。”东南海村妇女主任周金秀说。

为解决村民就业问题,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周大运拾起自己的老本行,在滩涂上建立传统捻工修船造船基地,服务当地小渔船、养殖船。周大运亲自当老师教授修船造船技术,不仅附近渔船在此处上坞维修,一些外地渔船船东也因周大运精湛的修船技术而被吸引过来,每年休渔期间,在东南海村上坞的渔船可达300多条。每逢遇到大风天气,周大运就利用吊塔将附近渔船吊上岸,统一保管,防止渔船受到损害。此外,他还为村里两名残疾人提供管理大棚生产的就业机会。

为提高村民农业生产效率,2015年,周大运投资30万元购进一批农机,免费为村民提供种植、收割等服务,对农民的所有农业生产花费给予报销。“马上就要种植花生了,由于周边村庄缺少农机,自己村种完我就要带队赶去帮邻村种植。”周大运就是这样一个闲不住的人,手里总有忙不完的活,苦干实干,一心为民。

“下一步,我们准备将全村的产业链条连接起来,发展特色休闲农业,打造美丽海岸,建设水池垂钓和海上垂钓,在滩涂东部地区建设儿童水上乐园和海边饭店。路还很长,自身努力还远远不够,为了百姓的幸福生活,再苦再累也值得!”周大运笑着说。

 

记者感言:

为人真诚、憨厚、踏实肯干是周大运留给记者最深的印象,而这也是他最珍贵的品质,是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幸福路的制胜法宝。心系村民、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是他做人做事的根本原则,他以坚强的臂膀、挺拔的脊梁为百姓撑起一片“幸福天空”。(荣成市新闻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荣成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 评论
6人参与,6条评论
首页 | 荣成 | 专题 | 旅游 | 人才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