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区的一条主路正在扩建,岳晓丽每天都要到现场看一看才放心。 今年46岁的岳晓丽是崖头街道曙光社区党总支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在去年4月19日调任曙光社区担任党总支书记之前,她先后在华侨社区和河西社区工作,拥有丰富的社区工作经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 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6月29日,夜幕降临,崖头街道曙光社区的活动室里传来阵阵高亢嘹亮的歌声,这是社区党员正在为即将到来的迎“七一”合唱演出进行排练。作为“编外队员”兼“场外指导”的岳晓丽一丝不苟地给大家录着视频,排练一结束,她立刻与合唱队员交流,把大家的建议认真地记录下来。 “马上就要正式演出了,心里还是有点没底,前几天我出差,虽然在工作群里也能得知大家的排练进度,但跟看现场的感觉还是不一样,讨论起来也很不方便。”说着,岳晓丽回放刚刚录的视频给记者看:“看了现场排练,才能发现很多问题,队形、服装、表情、仪态……这些都需要注意。” 迎“七一”合唱演出是崖头街道发起的主题活动。曙光社区迅速组织60多名在职党员,自6月初开始进行集中学习、自由练习、整体彩排。每当集体彩排时,岳晓丽总要陪在现场,有时直到晚上9时以后。 “俺这个活动,岳书记可是样样操心,我们劝她多休息一会,她总是不放心,每次都要陪我们在现场排练直到结束。”合唱队员刘霞告诉记者。岳晓丽则说,待在现场心里踏实,党员们有事找她也方便。她认为,社区工作者就是“办事员”,“办事员”不在现场怎么能办好事呢? 为摸清社区居民情况和需求,岳晓丽还当起了“调查员”。“曙光社区管辖范围广、外来人口多,居民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这些问题都不能忽视。”她连续两个多月对居民逐户走访,晚上加班汇总整理意见和建议,再逐一落实。 要真正做到民有所需、我有所应,还得当好居民的“联络员”。在走访过程中,不少居民反映社区健身广场地面太滑,走在上面很容易摔倒,雨雪天气在此吃亏的居民不在少数。而且,广场临近幼儿园,是家长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必经之路,也是居民们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 广场地面改造势在必行,可要改造谈何容易?有约600平方米的大理石表面需要处理,工程量大、资金缺口大,物业公司和社区都无法承担。 为解决此事,岳晓丽将广场改造一事列入2018年度“双报到”社区需求服务项目,同时积极联系协调驻区单位认领。在驻区单位和在职党员的大力支持下,5月起,社区广场开始进行改造,眼下已基本完工,困扰社区居民的问题一举解决。 在曙光小区广场,记者看到施工人员正对大理石面进行处理。居民李翠叶平时有空就要来看看施工进展,得知周末就会完工后,笑着对岳晓丽说:“可算弄好了!以后冬天走这儿就不怕摔跤了,小孙子来玩我也放心!” 一点点的付出,只为社区的明天更加美好;一天天的努力,只为赢得居民真心的笑颜。编外队员、办事员、调查员、联络员……对自己的多重角色,岳晓丽笑着说道:“这个‘员’、那个‘员’,说白了,我们都是居民的‘服务员’……”秉着一颗真心,岳晓丽满腔热情地当起了人民的“勤务员”,无愧于自己的党员称号,她先后获得威海市社区工作先进工作者、荣成市十佳社区书记等荣誉称号。而她,早已风风火火开始准备社区下阶段的活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