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视察时,听取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关于海洋药物研究的介绍。管华诗院士向习近平总书记表示,自己的梦想就是打造中国的“蓝色药库”。总书记听了高兴地说,这是我们共同的梦想! “蓝色梦”令石岛管理区广大科技工作者感到无比振奋,更令泰祥集团干部职工感到十分自豪,因为管华诗也是“泰祥人”。 今年79岁的管华诗,是我国海洋药物与生物工程制品专家,现任中国海洋大学校务委员会名誉主席、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他从事海洋药物研究。1985年,他带领团队研发出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藻酸双脂钠(PSS),成为我国首个、亚洲首个、世界第5个现代海洋创新药物,迄今已有33年历史。他是我国海洋药物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主持编著了我国首部大型海洋药物典籍——《中华海洋本草》,为我国海洋中药的研发奠定了坚实的资料基础。管华诗曾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全国科技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10余项。 管华诗院士2013年在泰祥集团建立院士工作站后,带来了李泽瑶、胡增淼、李桂玲等20余名营养专家专门从事海洋功能性食品、保健品、生物制药等方面研究,并指导泰祥集团建立了3个研究室、8个实验室。其工作站与泰祥集团合作先后完成了多项国家科研项目、10余项省级技术创新项目。其中,“牡蛎脱苦工艺研究”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16年,管华诗院士再次与泰祥集团续建院士工作站。目前,管华诗院士正为泰祥集团科技创新提供咨询服务。 蓝色海洋孕育着无穷宝藏,等待着具有高科技导航仪的“闯海人”去寻宝。因海而兴的石岛,近年来,以海洋生物科技为突破口,通过高起点、高定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快推动传统海洋食品加工向技术含量高、产业链长的海洋生物新兴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石岛管理区引导和帮助企业通过合作开发、技术入股、委托开发以及共建或无偿提供试验基地等模式,柔性引进了山东科协原主席管华诗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唐启升院士、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科学家洪涛院士等行业领军人才及其团队,攻克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难关,为石岛管理区抢占行业高端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石岛管理区已拥有20多家海洋功能性食品、海洋保健品、海洋生物药品等规模精深加工企业,分别进行海洋蛋白、氨基酸、活性肽、牛磺酸、虾青素、岩藻聚糖、柠檬酸钙、甘油三酯型鱼油等产品提取,金枪鱼胶原蛋白、鱼油、胶囊等产品开发。海洋生物科技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亿元。在高端人才的支撑下,海洋生物产业链正在集聚,海洋生物科技正成为石岛管理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石岛管理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石岛将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为动力,深入贯彻落实我市新出台的《关于深化提升荣成“百千万英才计划”的意见》,进一步坚定“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全力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书写“蓝色梦”的石岛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