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脸上也莫名其妙长了一些小疙瘩,有的过一阵就会自行消退,有的却很顽固! 因为这些小疙瘩长得都非常相似,却完全不是一个东西,最难分辨的几种便是:粉刺、黑头、闭口,还有毛周角化、汗管瘤和脂肪粒了,这些相似的外观让人傻傻分不清楚。
那么,对于这些相似的小疙瘩,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去区分呢? 我们先来看脂肪粒与粉刺 1、根据位置来区分 脂肪粒约针头般大小,看起来就像一颗颗白色的小芝麻,大多生长在眼睛的周围,而白头粉刺多生长在额头和下巴,黑头粉刺多生于鼻头和鼻翼两侧。 因此,要想区分出脂肪粒与粉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根据它们生长的位置来判断,这可是一个很好的辨别办法哦~
2、根据炎症来区分 白头粉刺前期是由于清洁不当、卸妆不干净、皮肤油脂分泌旺盛引起的,个别小仙女因为护理不及时,油脂分泌旺盛就会引发细菌和螨虫的滋生,进而加重演变成红色发炎的痘痘。 而脂肪粒属于皮肤内部出现的问题,即使是经过长时间的生长后,其形状始终是大小如一的,也不会出现有炎症的现象。荣成睿辰医美整形原孙漫整形威海孙漫美容整形威海孙曼美容
3、根据疼痛感来区分 对于脸上已经发炎的闭口粉刺来说,要是你用手或粉刺针去挤压的话,就会出现一种十分明显的疼痛感。 但脂肪粒与粉刺就不同,即使是你大力去挤压它,这依旧是没有疼痛感的,一般脂肪粒都不建议用手去挤。
4、根据形状来区分 脂肪粒是由肌肤内部油脂代谢失常而形成的,一般会呈现出针尖形状的白色小疙瘩,在不靠近看的情况下,这几乎是看不清楚的。 而粉刺的形状却大有不同,出现的大小也是不可控制的,有大也有小且形态较为圆滑,一般都很容易能够被分辨出来。 你以为的“脂肪粒”其实不是“脂肪粒”,它有可能是: ①粟丘疹 我们最常见也最认可的脂肪粒,在皮肤表层有黄白色针尖大小或者粟粒大小的颗粒,坚实,顶部尖圆,常位于眼睑,前额,脸颊的毛囊皮脂腺,其中眼周是高发区。 用针挑开能挤出白色皮脂样的脂肪粒,这个小颗粒其实是堆积在毛囊口的皮脂碎片,并不是简单的油脂颗粒。很多人总会把长脂肪粒的锅让眼霜背,眼霜心里苦但是眼霜说不出。其实并不一定是眼霜引起的,很多原因都可能导致脂肪粒出现。 比如什么毛孔堵塞、皮脂腺分泌异常之类的,都有可能造成脂肪粒的生成。 靠护肤品并不能高效地去除,其实最简单、最便宜的方法就是去医院给挑出来,然后经过消毒之后愈合。
2、汗管瘤 汗管瘤和粟丘疹看起来很像,常见于眼睑,不痛不痒,形状不规则,一般多为圆形或者半圆形,针头或者更大一些都有可能,微微鼓起,质地通常比粟丘疹偏软,比较坚韧没有明显的凸起小白点的感觉,更接近肤色,与粟丘疹的最容易辨别的不同是针挑后也不会有脂肪粒挤出。
3、毛周角化 这可能是另一种常见型的脂肪粒了,长在眼周有人叫它“脂肪粒”,长到下巴有会被说是“闭口”,其实可以算是一种密集型粉刺,毛周角化的表现,跟我们通常说的“鸡皮肤”差不多,通常发生在比较干的皮肤上,眼周、手臂上、大腿、下巴是高发区,主要表现为粟米大小的坚硬丘疹,摸起来有特殊的粗糙感。 日常要注意不要过度清洁,做好保湿和防晒,并且多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针对角质堆积过多从而形成的鸡皮肤,需要定期去角质。
开放性粉刺 + 闭合性粉刺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黑头和闭口,都属于痤疮的早期。粉刺前期不疼不痒不红肿,但是后期可能会演变成炎性痘痘。产生原因是脱落的毛囊内表皮细胞和流动的皮脂一起堵住了毛孔。 粉刺的成因多种多样,护肤方法有误、护肤品选择不当、内分泌问题,甚至饮食作息习惯都可能影响,所以日常要从这些方面下手,能预防粉刺的产生。 闭口粉刺: 相对来讲总是成片发作,而且比较小,甚至远看不怎么显眼,最显著的特征是,闭口粉刺是挤不出来东西的,油脂粒被挡在了角质层的下面,也就是没有“开口”。
黑头粉刺: 多发于鼻子,是由于油脂堵在毛孔开口处,在空气中被氧化变黑,从而形成的。
看完这些区别,相信各位姐妹们对这两种不同的白色小疙瘩都已经学会区分了吧 ~ 记住小编说的话,坚持好好护肤,才能减少各种肌肤问题发生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