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快乐才是童年应有的模样信息来源:荣成市融媒体中心
今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到了,孩子们在这天总是格外兴奋、格外开心,他们或穿着特制的服装跳舞,或在户外和爸爸妈妈一起参加亲子活动,或在游乐场里尽情玩耍,或开开心心地收下钟爱的礼物,无忧无虑的笑脸让人动容。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国梦”定义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这样的内涵要得以实现,少年儿童的健康快乐成长是其中的关键一环。 健康、快乐才是童年应有的模样! 在我市,教育部门十分重视少年儿童的心理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学校在专注学生课业的同时,注重其心理变化,开设心理教育课、家庭教育讲座,都是从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出发,让他们在精神上得到足够的关爱和正确的引导。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未来总是由今天的少年儿童开创的,实现中国梦,靠我们这一代,更要靠下一代。少年儿童能够健康成长,中国的未来就大有希望。 如何让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陪伴很重要。从在父母怀抱里牙牙学语的婴儿,到幼稚园里欢蹦乱跳做游戏的幼童,再到校园里专注学习知识的少年,孩子们的成长少不了家长和教师的伴随。在家中,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最好的礼物;在学校,老师的关注和朋友的相伴,是孩子获得存在感、满足感的来源。陪伴是交流更是责任,是孩子遭遇了不开心的事,有人可分享;是孩子做了错事,有人指正;是孩子遭遇了孤独,有人安慰。陪伴也需要适当的放手,让孩子大胆地尝试,大胆地生活,才是对孩子有益的。 引导要正确。我们在与孩子接触的时候,应该多给他们进行一些正面的引导和帮助。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及时帮助他们理解和解决,而不是避而不谈,要帮助孩子养成独立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鼓励他们勤于思考,多想想,多问问,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精神。 适度才最好。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童年的底色不应该只有学习,适度管理孩子的学习,适度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适度保护孩子安全玩耍,孩子的童年才能更愉快、更值得回忆。如今的父母和老师,比以往更有能力塑造孩子的明天,但切忌过度传导焦虑,让孩子失去童年的快乐。 “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心愿,也是全天下父母的心愿。作为父母,我们有义务保护每一个儿童不受伤害,有责任给孩子一个轻松、愉快的童年,让他们在一个宽容、温暖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让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只有这样,祖国的花朵才能更加娇艳,民族的未来才能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