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荣成 专题 旅游 人才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商家 手机版
新闻 新闻 市情 镇区 名企

刘升:农民“种玉米”现象反映了什么

来源:环球网 作者:荣成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5-25
摘要:刘升:农民种玉米现象反映了什么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民人均土地面积少、土地细碎化和以玉米为代表的传统农业粮食作物经济效益低等问题,广大农民在种植玉米等传统粮食农业作物过程中无法有效提高自身收入,甚至陷入贫困。而相对而言,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下,

刘升:农民“种玉米”现象反映了什么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民人均土地面积少、土地细碎化和以玉米为代表的传统农业粮食作物经济效益低等问题,广大农民在种植玉米等传统粮食农业作物过程中无法有效提高自身收入,甚至陷入贫困。而相对而言,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下,以蔬菜、水果为代表的农业经济作物却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如当前一亩玉米的经济收益通常都不到1000元,而一亩蔬菜、水果的市场经济效益在好的时候甚至可以超过10000元,在这种强烈的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对比下,从提高农民收入角度出发,自然需要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式来实现农业经济作物对农业粮食作物的替代。

  但在笔者调研中发现,在一些地区在推动农业经济作物对农业粮食作物的替代过程中,一些农民表现并不积极。

  然而,很多农民之所以不积极也并不能简单地用农民视野短浅、思想愚昧来解释。实际上,在这个问题的背后是当前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化所带来的矛盾。

  简单地说,当前农民的主要收入已经是以工商业为主的打工经济收入,而不再是农业收入。由此,大多数农民对农业的要求并不是产出高,而是农业投入低,这里的农业投入既包括化肥、农药、种子等生产资料投入,也包括劳动时间投入。从农业投入的角度看,以玉米为代表的传统粮食作物的投入显然比农业经济作物要低得多。在农业机械的帮助下,农民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传统粮食作物的生产后即外出打工。此时,如果农业生产活动占据农民的劳动时间太长,影响农民外出打工的时间和收入,一些农民就会想办法降低农业生产投入,甚至直接将土地抛荒,从而保障作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打工收入的稳定。

  当前,一些地方引导农民大规模改种农业经济作物的做法,目标虽然是为了通过改变农民种植结构的方式来增加农民收入,但这实际上是在要求改变农民的收入结构。因为蔬菜、水果等农业经济作物不仅在种子、化肥、农药等方面的经济投入大,而且市场风险高,农民时间投入也更大,所以从事农业经济作物种植的农民因为农业时间投入过大,就会不可避免地挤占他们外出打工时间。这就迫使很多农民不再有时间能够外出打工,等于是将农民从以工商业收入为主的收入结构变回了以农业为主的收入结构。因此,很多农民更愿意去从事风险更小、收益更稳定的第二、三产业,更愿意当“农民工”,而不愿意回到土地,从事风险更高的农业经济作物生产。

  在这种逻辑下,广大农民种“玉米”实际上是为了不种“玉米”,也就是农民种植玉米是因为这些传统粮食作物种植简单,种植这些粮食作物不耽误他们外出打工。此时,农民的主业是外出打工,副业才是农业种植。而一些地方推行以农业经济作物代替农业粮食作物的结果是要让农民以农业种植为主业这可能引起不配合。

  综上,在农民收入结构已经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农民的需求也已经发生了变化。对大部分农民而言,他们的工作重心已经不在农村的第一产业,而是在城市的第二三产业,他们需要的是更多更方便的工商业就业机会。因此,我们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乃至乡村振兴过程中,应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让广大农民群众得到更多更大的实惠。(作者是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荣成
首页 | 荣成 | 专题 | 旅游 | 人才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商家

Airc.cn鲁ICP备19021707号-2 Airc.net.cn ICP证:鲁ICP备09065580号 技术支持:平台技术由风云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提供

电脑版 | 移动版鲁公网安备 37108202000325号 图片均来源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立即删除。电话:0631-3882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