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 护卫生命安全——荣成市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活动侧记信息来源:荣成市融媒体中心
荣成市第十二中学举行防震救援演练。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5月6日至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我市开展丰富活动,通过地震避险演练、火灾演练、海上应急救援演练等,普及防灾减灾和避险自救知识,未雨绸缪,护卫市民生命安全。 举办活动: 普及防灾减灾知识 5月9日,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北海救助局荣成基地、市卫生健康局、市消防救援大队围绕落水人员救助、伤员紧急处理、陆上转移救治等开展了一次海上应急救助演练。 演练模拟市应急管理局值班室接到救助指令:一艘钓船“荣钓1号”在救助基地港区垂钓时,遭遇大风,螺旋桨被缠,失去动力,请组织救助力量实施救助。获知险情后,市应急管理局迅速组织救援,先后派出“华英386”、市消防救援大队、120急救中心等专业救助力量前往现场救援。 演练现场,指挥员决策果断、指挥得当,各个救援小组分工明确,成功完成海上搜救、运送溺水者、紧急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救援任务。 随后,市应急管理局还组织人员到崖头街道碌对岛社区举办防灾减灾科普知识讲座,消防人员、红十字会专业救护人员、医护人员还将各类救援设备带到现场,通过绘声绘色的讲解、演示,为社区居民普及火灾及海上事故自救避险知识。 在另一处地震避险演练现场,随着警报响起,市第二中学在校学生迅速躲到课桌下面。之后,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向空旷的操场撤离。整个过程快速、有序。 模拟现场,救援人员手把手教学生们如何进行心肺复苏和创伤救护。学生们学得很快,演示起来有模有样。一名高一年级的学生告诉记者:“我在课堂上学到不少自救、互救知识,演练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我身临其境地学习防灾减灾技能和心理疏导方法,受益匪浅。以后要是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也可以沉着应对。”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提高学生的紧急避险意识和应急救护能力的同时,他们也希望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模式,潜移默化地增强各个家庭的防灾减灾意识。 在全国防灾减灾日期间,市应急管理局还联合相关部门走进社区、村居、企业、景区、市集等处,举办防灾减灾讲座、发放防灾减灾宣传材料、开展防灾减灾知识问答活动等,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传授应急救援技能。 日常教育: 提升安全防范意识 筑牢学生安全教育防线,是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防灾减灾,一直都是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 周末,第二实验小学幼儿园大班的小雨和妈妈一起在安全教育平台上学习“5·12”防灾减灾专题和安全提醒。在学习相关知识时,小雨告诉妈妈,地震、火灾、溺水等应急救援知识在学校时已经学习过了,老师还带着他们进行了模拟练习,他觉得很有趣,并且能按照老师的要求保护好自己。 据了解,我市各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如第二实验小学完善了校园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开展了安全演练,汇编了防震、防火、防入侵、防溺水校本安全教材,并在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通过宣传栏、校园广播、校园微信公众号等进一步营造安全应急知识学习氛围。学校还邀请有关部门到校上安全教育课,对师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让师生明白在灾害发生后,如何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伤害。此外,我市已实现中小学地震预警终端全覆盖;各类应急疏散演练成为每个学校经常性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 近年来,我市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灾害形势相适应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切实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抵御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并在保障措施上,不断加大资金投入,适时修缮、建设防灾减灾救灾场所,目前已设立市体育中心、莹海酒店、城市名人酒店、盛悦商务会馆、君悦假日酒店、东方广场、石岛广场、第六中学、实验中学、第一中学、实验小学、青山小学、幸福街小学、第二实验中学、世纪小学、府新小学、第二中学等17处应急避难场所,维护群众生命安全。 相关链接 如何科学避震? 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内,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逃生,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在影剧院、体育场或饭店,要迅速抱头卧在座位下面;也可在舞台或乐池下躲避;门口的观众可迅速跑出门外或体育场场内。在百货商场,应就近躲藏在柱子或大型商品旁,但要尽量避开玻璃柜。在楼上时,要看准机会逐步向底层转移。在工厂的车间里,应就近蹲在大型机床和设备旁边,但要注意离开电源、气源、火源等危险地点。 如果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烟囱、变压器、玻璃幕墙建筑、高架桥和存有危险品、易燃品的场院所。地震停下后,为防止余震伤人,不要轻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内。 如果在行驶的汽车、电车或火车内,应抓牢扶手,以免摔伤、碰伤,同时要注意行李掉下来伤人。座位上面朝行李方向的人,可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护住头面部;背向行李方向的人可用双手护住后脑,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地震后,迅速下车向开阔地转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