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企业“借”好“东风”——记威海市“服务企业突出贡献者”三等功获得者迟勇猛信息来源:荣成市融媒体中心
去年一年,他多次去省里汇报我市海洋战略发展思路,全力与海洋强省行动方案对接,争取40多个事项、项目列入省行动方案大盘子,让荣成成为列入海洋强省建设方案内容最多的县域。 3月6日,市科技局局长迟勇猛接待了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专家,趁着中午只有1小时的“空当”,迟勇猛又领着专家来到海洋食品博览中心和威海国际海洋商品交易中心。 一进中心,迟勇猛就“变身”成为一名“讲解员”,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海洋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特点、战略思路及相关政策。荣成所有的涉海、涉农政策、项目、事项、园区……迟勇猛都了然于心。 为啥如此熟悉?迟勇猛答道:“我在市发改局工作20多年,这些就像长在脑子里一样!” 不仅对每一个项目烂熟于心,迟勇猛一直在努力做三件事:把事项挤进政策的盘子,把项目列入规划的单子,让企业进入政策扶持的范围内。 2018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号角也让迟勇猛和市发改局的同事们马不停蹄。很快,省里就成立海洋强省规划小组。当别的县市还在“按兵不动”时,迟勇猛及同事们已奔赴在去济南汇报的路上。 与省规划领导小组的第一次对接,迟勇猛的主要任务就是看清“风向”、吃透思路、摸出框架。回去后,对照省里给出的大致“提纲”,开始组织专业部门和企业“填空”,做好“融入”文章,通过调研、摸排,筛选一批海洋重大事项、项目。 没几天,迟勇猛就带着这些精心挑选的事项、项目再赴济南,并及时了解省里的规划变动,紧跟全省变化进行调整。那段时间,迟勇猛先后五次跑济南,与省规划领导小组积极汇报沟通,让40多个涉海重大事项、项目列入省行动方案,使我市成为列入海洋强省建设方案内容最多的县域。 “有政策为什么不争取?但大多数企业是不知道自己能否享受到政策支持的。”迟勇猛说,发改部门就是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中间人”,不仅要了解上级产业政策,更要了解全市的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和企业需求,帮助企业确定申报思路,帮企业“借”好发展的“东风”。 2016年,国家发改委出台专项建设基金支持农业项目的新政策。认真研究后,迟勇猛发现这个政策贷款资金量大、时间周期长,能为企业发展带来巨大效益。为此,他一边跑企业,一边联系银行,多次赶赴济南协调、沟通、汇报。经过省发改委初评,将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等多个项目推荐给了国家农发行。经层层评审后,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项目共获得贴息贷款2亿元,贷款期限达14年,充足资金“活水”给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注入了发展活力。 迟勇猛负责申报的项目“成功率”之高令人羡慕,背后是不断学习积累、吃透政策、调研企业得来的。一项新政出台,迟勇猛便会认真研究、及时下发,为企业出谋划策、完善手续,许多让上级“无懈可击”的“本子”,都是出自迟勇猛之手。最多的时候,他一年编写了近50个“本子”。 如今的迟勇猛虽已更换了工作岗位,但他这颗“店小二”服务企业的初心未变:“科技岗位上,更能为企业做好服务!” 这几天,迟勇猛正带着相关部门、企业开始新一轮的“2019海洋专题院所行”。这回,迟勇猛将对照企业的技术需求,为企业“借”把全国涉海院所的“科研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