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清明 文明新风 荣成市各级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和宣传活动信息来源:荣成市融媒体中心
又是一年清明时,祭奠先人寄哀思。连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纷纷开展活动,倡导移风易俗、文明祭祀的社会新风,共同营造绿色环保、健康文明的祭祀氛围。 桃园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组织志愿者自制挽花,引导辖区居民通过献花、扫墓等积极向上的绿色文明祭祀方式追忆先人。 来自16个村居的60余名志愿者参加了此次志愿活动,制作的2000多枚挽花将用于祭奠先烈以及辖区居民祭祀使用。活动后,挽花全部统一收集,一部分用于清明节当天8处墓地的换纸钱活动,一部分用于组织的大型祭奠英烈活动。用挽花取代村民祭祀用的纸钱,使科学文明、低碳环保的祭祀方式深入人心。 该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引导居民摒弃陋习,用文明、健康的方式表达缅怀之情,在全社会形成绿色文明的良好风尚,提升街道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团市委联合龙眼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举办“继承先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红色教育活动,工作人员走进世纪小学,与学生们一起回顾革命故事、悼念革命先烈。活动中,老干部讲述了沈秀芹、张晶麟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对先烈的崇敬之情。担任校外辅导员的民警给学生们讲述了清明节历史渊源,使同学们对清明节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讲解了烧纸、焚香等传统祭祀方式的安全隐患,手把手教孩子们制作纸花、千纸鹤,用文明方式悼念先烈、寄托哀思。 崖头街道康平社区党总支联合南城区老干办、市第二实验中学开展“缅怀先烈,展望未来”系列主题活动。南城区老干办工作人员为孩子们作爱国主义专题报告,教育孩子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学生们带来精彩的诗朗诵和革命歌曲演唱,展现了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全体学生还进行了集体宣誓,表示将牢记嘱托,坚定信念,争做新时代优秀少年,当好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人和镇北齐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志愿者为60名已故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和烈军属制作花圈、书写挽联,表达对革命前辈的缅怀之情。志愿者用剪刀剪出叶片,簇出纸花,将寄托着哀思的花朵逐一细致粘贴到花圈上,并逐一敬附挽联。 在革命年代,北齐山村多名烈士为新中国献出了宝贵生命。在和平年代,一批批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为建设美好家园作出了贡献。北齐山村除了照顾好烈士家人的生活外,每年清明节都会敬献花圈以表示纪念。志愿者纷纷表示,要把先辈的革命精神和优秀传统继承好、发扬好,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清明节正是燕子回迁的时节,“清明到,捏面燕”是胶东传统习俗。崖头街道蜊江社区和双泊社区分别组织社区居民、辖区学校师生,开展捏面燕活动。双泊社区请来社区的“面塑能手”,教孩子们捏制“面燕”;蜊江社区组织志愿者走进府新小学,与孩子们一起捏面燕、过清明。通过传统民俗技艺的传播,激发孩子们对民俗技艺、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府新小学组织开展文明祭扫宣传活动,小志愿者在老师的带领下,将文明祭扫宣传彩页发放给行人和家长,用实际行动争当移风易俗的宣传员、文明祭扫的践行者。活动共发放宣传品5000余份。 市第二十五中学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手抄报评比等活动,通过讲述先烈事迹、观看先烈视频,表达对革命英烈的沉痛哀悼。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传承和弘扬先烈精神,勇于拼搏,锐意进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