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市上榜2018年度全国财政管理工作绩效考核拟激励市县名单信息来源:荣成市融媒体中心
近日,财政部综合考核全国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预算执行等财政管理工作完成情况,确定了2018年度财政管理工作绩效考核拟激励市县名单并进行公示,我市榜上有名。 2018年以来,我市不断深化财税改革,着力支持创新发展,推动现代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严格落实税收保障机制。市财政部门每月组织召开收入调度会议,充分发挥收入征管调度、协税护税和收入分析等保障职责,重点加强对区镇财政体制、税收征管、为企服务等方面工作的指导。围绕挖掘增收潜力,拓宽增收渠道,合力构建起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税收保障工作机制。我市成立由财政、国地税、审计、公安、人社等多部门组成的联合检查小组,对全市房地产、餐饮住宿业、民营医院药店开展专项检查,累计查补税款2.9亿元。2018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8亿元,增长4.1%,其中税收收入60.7亿元,增长5.5%,税收比重达81.15%。 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市财政部门按照应下尽下的原则,将年初预算和上级转移支付中已明确到部门的项目全部进行批复下达;以“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为基本原则全力保障三保资金,对于扶贫、养老等民生重点领域资金第一时间拨付到位。选定部分市级重点项目,全程跟踪推进项目实施和预算执行。在严格财政预算的基础上,按照相关合同和规定程序及时安排拨付资金。将预算执行进度和预算执行率纳入到综合评价考核中,与资金奖惩挂钩,倒逼强化预算执行。 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市财政部门树立盘活存量资金同样是增加财力的理念,坚持“用好”与“用活”并重,提高财政资金集约使用效益。对结余资金和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一律收回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不得在当年重新安排。对结转两年以内的不需要按原用途使用的上级专款,收回本级财政进行调剂使用;对于结转两年以内的本级资金,全部收回统筹,部分项目资金如需继续使用的,经严格审核后纳入年度预算结转项目,如出现与当年预算相似或相同的项目,则优先安排当年预算执行,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沉淀。2018年,清理回收部门结余结转资金4.16亿元。 围绕构建预算公开专项检查保障机制,我市实行预决算公开的统一领导和全面推进,在政府信息公开网站设立统一的预决算公开专栏,制定统一的公开范本,在实现政府和部门预决算公开的基础上,同步推进区镇预决算公开,实现了公开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同时,将预算公开与预算编制紧密结合,实现了公开表格的前置审核,极大地缩短了预算公开时间,2018年部门预算公开时间比法定公开时间提前了8天。建立预算公开常态化监督保障机制,财政部门成立专项检查小组,检查内容涵盖及时性、内容完整性、细化程度、规范性、保密性、合规性等六大项40小项检查内容,检查覆盖面100%,以此保障公开达标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