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荣成 专题 旅游 人才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商家 手机版
新闻 新闻 市情 镇区 名企

预防春季传染病 个人卫生要讲好 接种疫苗要科学

来源:未知 作者:荣成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3-22
摘要:预防春季传染病 个人卫生要讲好 接种疫苗要科学 信息来源:荣成市融媒体中心 春季传染病高发,小患者到市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就诊。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各种微生物活跃起来。流行性感冒、手足口
预防春季传染病 个人卫生要讲好 接种疫苗要科学信息来源:荣成市融媒体中心

春季传染病高发,小患者到市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就诊。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各种微生物活跃起来。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水痘、结核病、流行性腮腺炎、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等6种疾病在春季高发,高发人群为儿童。为有避免“中招”,许多家长想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日前,记者就如何科学接种,采访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工作人员杨静。

杨静介绍,春季要重点防范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3月至5月是麻疹和风疹的高发期,4月至7月是流行性腮腺炎高发期。这3种传染病传播途径均为呼吸道传播。而手足口病、菌痢、甲型肝炎等传染病则在夏季高发。春节后至今,外来务工人员、大中专院校等人员流动增加,引发相关传染病的机会增加,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接种疫苗前关键是要确定有无身体不适,接种疫苗需在健康的状态下进行。假如有咽喉疼痛、发烧、腹泻、咳嗽等症状,不适合接种疫苗。具体可以参考疫苗说明书。接种疫苗的禁忌包括:对疫苗任何成分过敏;正在患有严重器官疾病,尤其是处于活动期的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正在发热期等;免疫缺陷儿童不能接种活疫苗等。对因有预防接种禁忌而不能接种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应对受种者或其监护人提出医学建议,并在预防接种证上记录。

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接种疫苗需谨慎。杨静提醒,通常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与健康儿童相比,可能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而且感染后的危害也更为严重。通过接种疫苗,可以使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获得一定的保护。但免疫功能低下儿童在接种疫苗方面,可能会存在疫苗接种禁忌的限制,如不宜接种减毒活疫苗❶,或接种疫苗后不能产生有效免疫保护等(除HIV感染者外的其他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不予接种减毒活疫苗)。

杨静还提醒,在给免疫功能低下儿童提供疫苗接种时,需要结合临床医生和接种医生的建议,在充分知情同意的基础上,为其科学制订疫苗接种计划。

此外,预防春季传染病,除了接种疫苗,讲好个人卫生、穿衣有度更重要。要遵循传统的“春捂秋冻”的规律,初春不要急着脱去冬装,尤其要注意脚部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和体质情况,适时增减衣服。要注意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让室内的空气流动起来。新鲜空气能够去除过量的湿气和室内污染物,以减少患病的机会。让阳光射进室内,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还需勤洗手、坚持锻炼、合理饮食、保证睡眠,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学校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预防。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定期对学生、教职员工进行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技能的健康教育。二是每天进行晨检。对缺勤的学生、教职工进行调查,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一旦发现有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者,及时劝其就医,要对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并及时向学校或当地疾控中心报告。老师或学生出现发热、咳嗽、皮疹、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确诊传染病应离校居家休息,切勿带病上班上课。三是保障学生饮食饮水和环境卫生安全。加强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等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校园公共设施及公用器具的保洁和消毒工作。

注:

❶减毒活疫苗是指病原体经过甲醛处理后,A亚单位(毒性亚单位)的结构改变,毒性减弱,但B亚单位(结合亚单位)的活性保持不变,即保持了抗原性的一类疫苗。将其接种到身体内,不会引起疾病的发生,但病原体可以引发机体免疫反应,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起到获得长期或终生保护的作用。与灭活疫苗(死疫苗)相比,这类疫苗免疫力强、作用时间长,但安全是一个问题,具有潜在的致病危险(有可能因发生逆行突变而在人体内恢复毒力)。属于第二代疫苗。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岁至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至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1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岁至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结核病

结核病过去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全身性慢性传染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也可侵犯脑膜、肠道、肾脏、骨头、卵巢、子宫等器官。

传播途径:活动期的排菌(也就是痰涂片阳性或者痰培养阳性)肺结核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黏膜接触,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主要症状:结核病多为缓慢起病,长期伴有疲倦、午后低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可有高热、畏寒、胸痛、呼吸困难、全身衰竭等表现。肺结核病人往往伴有咳嗽、咳痰,痰中可带血丝。结核杆菌侵犯脑膜、肠道、肾脏、骨头、卵巢、子宫等器官,可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消瘦、腹泻与便秘交替等症状。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但是与肺结核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群,机体对结核菌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如幼儿、老年人、营养不良、尘(矽)肺、糖尿病患者、HIV阳性或者艾滋病人等群体是重点人群。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7至12天。

易感人群:多见于5岁至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责任编辑:荣成
首页 | 荣成 | 专题 | 旅游 | 人才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商家

Airc.cn鲁ICP备19021707号-2 Airc.net.cn ICP证:鲁ICP备09065580号 技术支持:平台技术由风云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提供

电脑版 | 移动版鲁公网安备 37108202000325号 图片均来源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立即删除。电话:0631-3882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