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发展突破点 提振干群精气神 滕家镇乡村振兴展现新气象信息来源:荣成市融媒体中心
初春时节,走进滕家镇康家村,记者马上被环境整治的场面所吸引——村旁河道里,清理淤泥的挖掘机轰鸣作响;村路上,清理垃圾的志愿者干劲十足……镇村干部带领群众把村内及周边的卫生死角收拾得干干净净,人的面貌也随着环境改善焕然一新。 今年,滕家镇在综合整治全覆盖的基础上,提出“打造精致村庄,营造精致农村生活”的要求,聚焦农村精细化清理整治。除康家村外,马草夼、滕家、东初家等村春节后也迅速行动起来,党员干部带头,群众积极参与,农村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滕家村村民滕学云告诉记者,这次村里发动得好,大伙儿参加环境整治的积极性特别高,看着到处干干净净的心里也舒服,这对大伙儿的卫生意识也是一个很大的提升。 变化的不仅仅是村庄环境。春节过后,滕家镇围绕贯彻落实全市工作总结表彰大会精神和“工作落实攻坚年”要求,精准把握区域突破式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以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发展创新、乡风文明提升三项工作为突破点,不断深化“双提”工程,激发镇村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想事、干事的热情,乡村振兴的步伐全面加快,各项工作呈现新气象。 在大落村小岛樱桃种植合作社的草莓大棚里,周末前来采摘的游客上百人。作为农业大镇,滕家镇土地资源丰富。近年来,农村老龄化、空壳化现象严重,大量土地面临无人耕种的局面。守着金窝窝老百姓却富不起来,如何让土地资源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新年伊始,滕家镇就在全镇推广西滩郭家村“代耕代种”法和大落村的合作社经验,探索解决土地“由谁种”“怎样种”的问题。 去年9月开始,西滩郭家村以每亩300元保底金的方式,租用村民不想耕种、无能力耕种的土地,利用村集体的农机、雇佣本村劳动力进行集中耕种,在增加村集体经济的同时,也解放了劳动力,解了在外上班村民和无劳动能力老年人的后顾之忧。目前,该村已租用村民土地500多亩。 70多岁的村民郭占民是受益者之一。他说,年纪大了,干不动了,儿女也没有精力帮忙,土地撂荒又不舍得。“代耕代种”后个人不用操心还有收入,大伙儿都觉得这法儿挺好。 大落村2016年就成立了小岛樱桃种植合作社,利用村中闲置的土地资源,培育桃子、无花果、桑葚等水果及各种绿色有机蔬菜,开发樱桃、草莓采摘项目。合作社聘请青岛农业大学专家作技术顾问,一年四季都有采摘项目,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每年也为村集体增收数万元。 滕家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刘永梅告诉记者,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重点,滕家镇今年将重点在提升农业产业质效上下功夫。一方面,推广西滩郭家和大落村经验,鼓励各村发展规模种植高效农业,挖掘土地潜力;另一方面,发挥八河抬田生态农业核心示范区的优势,整理土地对外招商,吸引有资质、有能力的种植大户和企业参与经营,发展“农民转出土地、企业代管经营”的模式,提升资源效益。 让村庄美起来、让产业兴起来,更要让群众动起来、乐起来。从春节到现在,滕家镇各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里,各类志愿服务、公益讲座、文艺活动丰富多彩。记者在单家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看到,这里组织的文艺活动吸引上百名村民参与和观看,现场掌声和笑声不断。村民张阿姨告诉记者,村里各类文化活动不断,喝酒打麻将的少了很多,感觉村里的风气也不一样了。 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在人。滕家镇充分发挥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和8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载体功能,精心组织各类志愿服务、政策和科技讲座、文艺文化活动,让村民在家门口感受文化氛围、接受文明熏陶。同时,通过深化农村信用管理,提升村民主人翁责任感,群众参与村庄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村风民情焕然一新。 新年新气象,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上,滕家镇干部群众正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