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荣成 专题 旅游 人才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商家 手机版
新闻 新闻 市情 镇区 名企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

来源:未知 作者:荣成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4-17
摘要:沙画演示清明节来历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

沙画演示清明节来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

 

说起“清明”,不管垂髫孩童、还是龙钟老太,都会吟起这首诗。

 

这一天,我们低头追思永逝的亲人。这一天,我们抬头迈向生机绽放的春天。

 

 

今年的清明时间是2017年4月4日 ,农历丁酉年 三月初八 星期二。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

 

在古人的观念里,108是代表完满、吉祥、久远、高深的大数,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义。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不仅缘于万物此时的生长清洁明净,也缘于这一时期的太阳也是清新的太阳,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

 

清明节是融合了“节气”与“节俗”的综合节日,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传统节日,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后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基本主题。

 

 

节气起源

 

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

 

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其中的“清明节”还只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

 

 

清明三候

 

一候桐始华

 

此时桐树开始开花。

 

 

二候田鼠化为鴽

 

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喜爱阳气的鴽鸟开始出来活动。田鼠为至阴之物,鴽鸟为至阳之物。田鼠化为鴽,意指阴气潜藏而阳气渐盛。

 

 

三候虹始见

 

虹为阴阳交会之气,纯阴纯阳则无,若云薄漏日,日穿雨影,则虹见。

 

 

节日起源

 

清明后来变成了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又累又饿,已也无力站起。随臣介子推从自己大腿上割下的一块肉,煮了碗肉汤让公子喝下,重耳知道实情后,感激地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母亲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

 

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结果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

 

 

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荣成
首页 | 荣成 | 专题 | 旅游 | 人才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商家

Airc.cn鲁ICP备19021707号-2 Airc.net.cn ICP证:鲁ICP备09065580号 技术支持:平台技术由风云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提供

电脑版 | 移动版鲁公网安备 37108202000325号 图片均来源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立即删除。电话:0631-3882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