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生态缘何领先?信息来源:荣成市融媒体中心
今年元旦起,我市实施了史上最严格的烟花爆竹禁燃禁放规定。没有了漫天的烟尘,没有了遍地的纸屑,没有了刺耳的噪音,今年的春节也成为我市史上最环保的春节。市环保部门监测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我市空气质量比去年同期提升了43%。 生态是最大的民生福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我市坚持把生态环保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来抓,铁腕治污,全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群众生态获得感持续提升。 人和镇靠山临海,资源丰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这里石材加工、海产加工、鱼粉生产、禽畜和毛皮动物养殖等行业出现了集群式、膨胀式发展,一度呈现“全民创业、遍地开花”的特点。到2015年,仅石材加工企业就达226家、石材切割大锯668台。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本无可厚非,可“吃”的方式不对,带来的是灾难性后果。由于一哄而上、无序发展,人和镇的几大行业虽然在短时间内富了一批人,却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以致于群众形象地比喻:“守着石头山,切着石头板,吸着石头粉,喝着石头水,早晚变成石头人。” 说起以前,家住人和镇寨东村的商云祝深有感触。他说,以前寨东村周围石材厂有七八家,加工石材的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到处流淌,沟里、路上、田地到处都是白色的。大风天气,村民都不敢开窗,不能在屋外晒被子,甚至不敢在院子里晾晒衣服。 为彻底解决人和及周边区域的环境污染问题,我市启动了鱼粉、石材、海产加工等系列行业综合整治行动。所谓“综合”,就是着眼长远,把治污作为首要任务,兼顾经济发展和群众就业,带动各行业绿色发展、健康可持续发展。以石材行业综合整治为例,我市建起了人和石材园,实现“厂房标准化、车间封闭化、生产清洁化、地面全硬化、四周围墙化、厂区周边绿化”六化标准。以人和镇为标杆,我市对全市范围内未参与改造企业实行关停,对参加改造尚未通过联合验收的石材加工企业进行停产。 参与整治的石材加工厂负责人于德宁告诉记者,企业入园后使用的是标准化的生产车间,引进了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与除尘装备,场内的水源可以循环使用,有效防止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粉尘污染也大大减轻。 经过连续两年的整治,人和镇石材污染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一系列环境修复工程正在加紧实施。最能感受变化的还是这一区域的老百姓,商云祝表示,如今寨东村周边未参与整治的石材厂全部关停了,效果很好,河水慢慢变清了,石材粉尘污染也没有了,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好。 短短几年,我市先后启动实施了14个领域的环保整治行动。许多企业一开始对整治工作不理解,随着整治工作的深入,绿色发展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山东荣光实业有限公司安环部部长栾希鹏说:“企业以前用的是燃煤锅炉,对大气造成的污染非常严重,改造后换上了天然气锅炉,实现了零排放,长远看是给企业节省了成本。”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分散燃煤锅炉全部淘汰治理,375家“散乱污”企业关停整改,1382家畜禽养殖场、144家石材企业关停搬迁,600多户干制海产品晒场全部被取缔;清理海上非法养殖4万多亩,修复岸线10.2公里,关停整改矿山25处。2018年,我市启动“四减四增”三年行动,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坚持河长湖长湾长“三长”联动,推进水环境市场化、立体化监管,新增污水在线监测系统234处,主要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 生态环境是我市发展的最大优势,是“自由呼吸·自在荣成”的底色。全市2018年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明确提出,今年,我市将压实各方面责任,再造荣成生态环境新优势、领先发展新优势,抓生态建设的决心不会变、抓环保整治的力度不会变,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让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清新,让好空气、好风气、聚人气成为“自由呼吸·自在荣成”的靓丽名片和竞争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