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直播间:渔民号子喊开中国清明文化节帷幕一幅“清明上河图”流传数百年,开封(汴京)也因此成为北宋繁荣都市的典范。4月1日下午,2017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暨全国优秀民歌艺术展演在河南省开封市清明文化园举行,来自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 27支代表队的百余名优秀民歌传承人参加展演。我市《荣成渔民号子》原生态民俗表演团代表山东参加展演,并作为全国27个演出团队的开场节目,用荣成渔民号子喊开了整场节目的大幕。
2017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由中国文联、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以“传承文明 拥抱春天”为主题,其中的民歌展演活动,旨在用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厚的民族风情展示我国传统民歌艺术的独特魅力。
展演活动上,《荣成渔民号子》高亢嘹亮、铿锵有力的唱腔拉开了本次全国优秀民歌艺术展演的大幕。表演团成员们通过精彩的“抬船号子、打橛号子、拉网号子、生死号子、收山号子”等原生态展现,把荣成渔家人出海捕鱼的艰辛、鱼虾满舱的欢乐和对家人生活的热爱表现得淋漓尽致、细腻传神,深深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观众,博得了现场的热烈掌声。
表演团队由我市斥山街道西火塘寨村15名渔民组成,他们憨厚朴实的原生态化的表演,同时充分展现了荣成渔家人的性格特征和海洋文化的深厚底蕴。
《荣成渔民号子》表演刚结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就来到后台,与表演团成员一一握手,祝贺演出成功。他伸出大拇指称赞道:“演得太好了,很有气势,看了感觉很亲切,展现了沿海渔民的气质,非常好”,并与大家合影留念。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央视网和河南省、开封市等各级新闻媒体对《荣成渔民号子》进行了重点报道,并采访了表演团成员。
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中国荣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