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航母的发展是怎么来的?过五关斩六将!决策机构属于政府的权威性职能部门,主要是掌握政策、控制经费、搞好协调和下达指令。
咨询部门是学术技术研究机构,主要是进行中立、客观、公正和科学的论证与研究。
白宫 (来源:white house)
二者功能不同,性质各异,如果混杂在一起,必然产生利益、权益等不正常的关系,势必影响研究结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个中道理很简单,一个人不能把钱从左边的口袋里掏出来又塞到右边的口袋里去,手段和方式看似有了变化,但转来转去经费的所有权并没有实质性改变。
这种不合理的机制,非常容易造成行业上的垄断和科研工作中的随意性,甚至酿成极大的重复和浪费,也是滋生贪污腐败的温床。
现代坦克、飞机和舰艇等大型武器装备从论证研究到装备部队使用,需要经历一系列繁杂的程序和漫长的时间(周期在15-20年左右),需要耗费数千万、甚至数十亿美元(一艘航母建造费45亿美元)的庞大军费,所以每一个节点、每一项决策都至关重要,马虎不得。
(来源:Military)
美国大型武器装备的发展,主要由三种类型的机构参与工作:首先是军队,即参谋长联席会议和各军种的作战部。
军队是武器装备的最终用户,对于新型装备的发展,必须要说清楚需求原因、装备类型、主要战术技术指标和需要发展的数量。
军队手里握有研制和购买新型装备的经费,因而具有相当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军方先确定一个需求和目标,然后进行广泛招标,不管是国内厂商还是外国公司,不论是合作研制还是独立攻关,都必须通过投标来进行公平竞争,军方在众多的投标商中进行选择,谁报价低、效能高、周期短、性能好,可能就选择谁。
其次是国防部。国防部为国家政府机关,文职机构,下设陆军部、海军部和空军部,主要负责国防规划、计划、管理、预算,以及科学技术和国防工业等,在发展军事装备中的作用主要是在计划、费用、技术、风险、标准、先进性等方面进行审查和宏观控制,下达必要的指令和规范,以满足军方的需求。
(来源:icitynewsweek)
第三是工业部门,主要是民间机构和私营企业。它们与军队和国防部这样的官僚机构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只有经济上的合同和契约关系。当军方提出一个新的项目招标时,他们一般自筹资金进行大量的投标准备,千方百计提高质量、降低造价,争取合同和项目,以求企业的发展和生存。
无论是兰德公司、海军分析中心、国际战略研究中心这样的民间咨询机构,还是船舶公司、航空公司、电子公司等大型军工企业,概莫能外。
这种决策部门与咨询部门和工业部门分开和公平竞争、以质量取胜的机制,堵塞了某些漏洞,避免了相互之间的扯皮,节省了军费,加快了进度,军事装备的质量也有了保障。
因此,把决策机构和咨询机构分开,尽量把论证研究和咨询机构变为中立的民办或私营非赢利机构,是进行公平合理竞争和促进武器装备发展的良好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