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社会主义国家 —— 老挝印象(一)
龙某于上个月下旬,以旅游自由行的方式,对老挝进行7天的观察思考。观察、访谈、查阅资料对照,以及推理思考,写出下面一篇类似于考察报告的随笔与思考 —— 仅供喜欢看世界的朋友参考,日后随着在老挝的工作展开,会有更多的异域风情文章出来。
老挝是中国的友好社会主义邻邦,地理位置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的内陆国家,北邻中国,南接柬埔寨,东临越南,西北达缅甸,西南毗连泰国,其国土面积23.68万平方公里,人口680万(2015年),首都是万象(国际上称为永珍)。
作为对比,我国河南省面积为16.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老挝国土面积的大约三分之二强。但是人口超过1亿,老挝的人口密度仅仅相当于河南的25分之一左右。
有丰富的人均资源做基础,老挝经济即使不发达,也很容易获得温饱,大量的野生动植物,也提供了很好的食物来源。由于极度不发达的工业发展状况,因此老挝的土地,仍然采用传统方式耕作,没有农药化肥,完全是有机食品,这里的蔬菜很多人本地人都是生吃的。
老挝一度是世界上“被遗忘”的国家,在世界上几乎没有什么声音。亚洲所有靠海的国家,都笼罩在美国海军的阴影之下。在东南亚,老挝是唯一的纯内陆国家,美国虽然没有直接入侵,但是在越南战争期间,由于“胡志明小道”部分位于老挝境内,因此美国给老挝留下了美利坚的传统礼品 —— 数亿枚航空炸弹,时至今日,仍然有大量四五十年前没有引爆的炸弹。
因为地处内陆,交通不便,老挝一度被列入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被称为“陆锁国”(被陆地封锁的国家)。但是在中国开展一带一路建设以来,老挝是受益最早,受益最大的国家,老挝正在试图从“陆锁国”转型为“陆联国”。中国投资和建设,加上中国人大量进入老挝做生意,迅速地让老挝富裕了起来。从各方面了解的情况来看,老挝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包括灰色收入),远远比GDP反映的数字要高,是比较典型的国穷民富的国家,当然其国内的贫富差距也是相当悬殊。
—— 老挝首都万象的机动车,和人口数量相当,穷人骑摩托车,富人开汽车,汽车以日本丰田为中高端,以韩国现代为中低端,由于路况基础较差,丰田海力士皮卡占比极高,约占机动车三分之一,这种车售价超过3.5万美元,以汽车拥有量来看,万象其实已经进入了汽车社会。不过,即使是在中国乡镇市场打遍天下无敌手的五菱宝骏,在这里也是难觅踪影。国产车走向世界,仍然前路漫漫。
—— 万象物价不低,甚至比中国的内地省会城市还高。但是老挝的普通百姓家里,都有宅基地,也有耕地,因此债务压力相对比较低,反倒生活过得很放松。比较高的物价,客观上给本地人提供了还不错的收入,懂中文的大学生,毕业后工作可以达到4000-5000(人民币),而比较低端的劳动力例如保安,工资也只是1000出头。但是国民幸福感很高,因为信仰小乘佛教,这里的人心态平和,很少有仇富心理。
—— 老挝是比较典型的“国穷民富”状态,国家发展外债比较严重,基础设施也大量依靠外部融资投资和援助。但是很多老百姓收入已经不低,主要原因是中国人进入这个国家以后,提供了大量的资本(例如基础设施建设),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把本地原来的优质资源,利润药材、食品、水果等等,价格都拉了上去,加上旅游业连年提升,带来了巨大的现金流,这些现金流很多都是在小微经济体内循环,因此政府征税的比较低,导致消费比较高,但是国家的资本比较薄弱。
—— 老挝的电力、电信、基础设施,在中国的大力援助建设下,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准,电力充裕并且大量出口换汇,电信系统在首都实现了4G覆盖,全国有公路覆盖的地方,也实现了3G,而且资费不高。在整个自由行期间,我只花费了大约40元人民币购买了4个G流量,离开的时候仍然还没有用完,而且网络速度很快,微信聊天和视频都没有问题。
—— 老挝的道路设施,特别是首都的道路设施,已经严重跟不上汽车时代的到来。由于城市大都为低矮独栋建筑,因此道路设施改造比较困难,政府正在逐步将行政中心外迁,以缓解交通压力。这些年,在亚投行和国际金融机构的支持下,老挝正在对道路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但是周期很长,国家唯一的长达1400公里的国道13号公路,改造完成需要2022年以后。而正在修建的昆明-万象铁路,也要3年以后才能够竣工。机场规模比较小,类似于中国三四线城市的小型机场。
—— 老挝的经济政策比较开放,开放程度据评估和越南相当,但是低于泰国。目前中国已经有200多家企业投资老挝,为老挝第一大外资来源国。央企和国企集中在基础设施,包括电力和电网、电信等领域;民企集中在资源特产加工领域,特别是食品药材加工领域。还有很大一块就是批发零售,以湖南邵东人为主,五金小商品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 老挝的营商环境相对比较宽松,偶尔有工作人员拿小费的习惯。不过整体而言,经营环境还是很宽松的,以中国城为例,很多门店从来就没有营业执照,检查的时候稍微给点小费就过关,连开烧卤店的湖南邵东老板,都在这里做了十几年。除此之外,在老挝这个国家,做大一点的企业,还是需要良好的政府关系。这一点,和中国也是非常相似的。
—— 老挝万象的社会治安环境整体良好,在中国城晚上到处能够看到夜市,也可以看到男人女人深夜仍然自由行走,但是就全国而言,恶性案件偶有发生。本地人犯罪率相对比较低。不过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以及监控系统的缺失,这里的警察破案率比较低。除此之外,大一点的商城,比如中国城,都会招聘比较多的保安,并且进行24小时巡逻。顺便说一下,老挝人喜欢喝啤酒,晚上酒后开车骑摩托车的人很多,需要特别小心。数据统计,酒后驾驶是交通事故的最主要肇因。
—— 老挝旅游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中国城附近已经盖了很多国人经营的宾馆。但是在首都,除了酒吧街,以及凯旋门,国家博物馆,以及几个寺庙以外,没有多少值得看的景点。来老挝旅游的,很多都到首都以外的琅勃拉邦、万荣或者其他地方。除此之外,老挝万象的地理纬度在三亚略靠南的地方,冬天气候非常舒适,温度一般在24-32度之间,加上没有工业污染,都是有机食品(老挝的食品据说是联合国免检的),属于良好的过冬旅游目的地。
—— 与周围国家相比,老挝明显地广人稀,大片大片没有开发过的国土,仍然保持原生状态,其中包括了平原地区的原始森林。整个国土面积超过90%保持自然原生态。是亚洲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其动植物类产品,质量和数量,都是首屈一指。另外,可开发耕地在几千万亩以上,交通条件改善的话,对中国需要的农业产品,有很好的贸易发展空间。
—— 老挝同时通行4种货币,包括人民币、美元、老挝币和泰铢,这四种货币同时在市场上被接受,但是程度不一,个人观察,老挝本币优先,其次是美元,然后是泰铢,人民币排最后。
综合评估,老挝有潜力,有资源,未来随着中老铁路的开通,这里将会迎来新的发展空间。但是目前低端生意已经相对饱和,发展面临一个瓶颈,如果基础设施不能改善提升,其发展的节奏会慢下来。
老挝发展的隐忧,更多来自国际经济风险,老挝的经济体规模不大,很多大型项目只能依赖外资,容易受到国际上金融的风吹草动影响,其次其本国市场较小,企业只能往东盟市场和中国扩展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