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无可忍!无人机袭击俄军基地,俄罗斯公开幕后黑手作者:熊熊 2011年爆发的叙利亚内战如今已然演变为了代理人性质的国际战争,俄罗斯军队、伊朗军队、美国军队、土耳其军队在叙利亚境内均有大批驻军,此外英国、法国、以色列等国的空军和特种部队也均在叙利亚境内开展了多次军事活动。
虽然明面上各域外势力很少进行直接的军事性交火,但擦枪走火的事件却时有发生,比如土耳其击落俄罗斯军机、以色列电子战机诱导叙利亚导弹攻击俄侦察机等等。 擦枪走火的事件容易导致大国间关系的紧张和军事冲突,因此上述各势力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在扶持代理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比如目前在伊德利卜省的各路叛军中,就有美国支持的、土耳其支持的、沙特支持的、卡塔尔支持的;而先前曾一度实力如日中天的ISIS也有不少国家或明或暗的支持,尤其美国空军还不止一次地帮助IS来袭击叙利亚军队,以至于被当地人称之为“IS的空军”。 这些各方势力的代表拿着背后金主提供的武器和金钱,自然要为主子卖命去。 比如,驻叙利亚俄军经常就遭到这些武装五花八门地攻击。这些攻击很多时候都有着美国情报部门的影子,毕竟美国人想让俄军吃瘪可是一直以来的夙愿,但都是核大国,直接用美军打俄军那是不好操作的,但美军却可以为武装分子提供武器、情报和军事指导。
2017年9月,俄军驻叙利亚军事顾问团总指挥、俄第5集团军司令阿萨珀夫中将在代尔祖尔战役中就遭到了迫击炮精准地定点清除。 这次袭击,一方面是武装分子从外国军情组织那里拿到了中将一行的确切情报信息;另一方面武装分子这边也有高人指导,否则这一群连枪都打不好的人怎么可能精准地操作迫击炮? 因为俄叙联军在代尔祖尔战役获胜后将使得美库联军处于不利局面,因此外界普遍认为,美国人的介入是俄军中将被炮击的重要因素。
而在高级军官遭遇“特殊对待”的同时,俄军驻叙利亚的大本营——赫明梅空军基地也开始遭到了越来越多地攻击。 该基地驻扎有俄军一支混编的守卫部队,装备有大量先进坦克和装甲车,武装分子曾试图发动过渗透袭击,但都被俄军打了回去。此后,武装分子转而使用另外一种攻击方式——无人机袭击。
无人机投入到作战当中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儿了,不过武装分子们掌握的无人机和咱们经常说的美制捕食者、中国的翼龙、彩虹系列还真是不一会儿事儿。 他们手中的家伙什大都是小型的民用无人机,经过技术化改装后使得其具备一定的搜索和投弹能力。
2018年1月,俄军驻赫明梅空军基地还有驻塔尔图斯的后勤站就遭到了13架无人机的集群攻击,这次袭击虽然俄军官方声称没有俄军机受到损失,但是网络上却流传出了部分俄军机损毁的照片,说明俄军还是遭到了一定损失的。 而俄军通过电子压制和近防武器的攻击,随后将这13架无人机全部击落。 事后俄军通过检查这些无人机就发现了些猫腻,因为这些看起来简陋的无人机却装备了高精度的导航设备,这是武装分子很难得到的。当时俄军就怀疑,美国可能与这次无人机袭击事件有关。
而在10月25日,俄罗斯副国防部长亚历山大∙福明表示,无人机针对俄罗斯驻叙利亚赫梅米姆空军基地的大规模袭击是由一架美国侦察机操控的,这是俄官方首次公开表示美军与俄军基地遭袭事件有关。 按照福明将军的说法,当时一架美军的P8侦察机在地中海上空停留了8个小时,这架侦察机协调了武装分子无人机对俄基地的集群攻击。 俄军在这个时间点宣布这样的消息一方面是让美国难堪,同时也是忍无可忍地表现。因为仅仅在8月份,俄军基地就遭到了至少47架此类无人机的攻击。
按照俄军的防御水平,在1月份遇袭后即加强了电子战和铠甲武器系统的配置,无人机袭击已是徒劳无功,可为什么此类袭击还不断发生呢? 熊熊猜测,如果真是美军主导的话,那么其可能是在验证无人机蜂群作战的理论。 美国防部长办公室发布的《无人机系统路线图(2005-2030)》认为,在2025年左右,无人机将具备集群战场态势感知和认知能力,能够完全自主作战。
美军认为通过发射和控制可回收的攻击型无人机,扩大空中作战行动范围,试探敌方防空系统,开展远程情报、监视和侦察行动,甚至可直接执行投送武器等任务。 而这与无人机群袭击俄军基地的实践是何等的相似!渣渣的无人机倒没什么实际攻击力,可将来是美军的制式无人机呢?届时俄军的反制手段早已被摸索透彻,其还能有效抵御吗? 所以不想再当小白鼠的俄军方索性将幕后的黑老大公之于众,至少在舆论战方面先占了先机再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