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记忆 | 众彩竞艳崖头河
作者:龙红
对于生活在荣成的我来说,崖头河是我每天必到、必观、必赏之景,因为那里河水绿、小桥美、石径俏。 河水绿 粼光柔月两相合, 水面无风镜未磨。 静观崖头河中色, 绿水串成一情歌。
崖头河发源于夏庄镇后寨沟村北的山神庙山,流经夏庄镇、崖头街道,经市区南的绿岛湖流入大海。河流不长,仅万余米,步行者半天时间就能从源头走到入海口。为寻源头,我专程去了一次后寨沟村并一路伴河走去。许是因了河的短小,所以,它曲折回环的身姿极为紧凑,瞬间便让人看到它的全过程。就是这紧凑的身姿见证了它的自然、它的变化、它的艳丽。自然见证着自由。
从后寨沟到水门口这一段的河只能称作小河套,它实在是太细、太小、太本色。河水透着白、浸着绿、染着红,就像个没有化妆的小村姑,单凭天生资质,凭它和土地之间的相互养育,凭头顶蔚蓝天空的映照,而保持着自然的生态,自由的活力。
丰姿见证着变化。 从水门口到市区中心这一段的河是崖头河的主河段,多年来,这条主河段不断地治理不断地修浚,到2007年,一条诗情画意丰姿多彩的河流为市区添增了一道亮点。 河水绿绿的亮亮的,像少女多情的眸。河床宽宽的平平的,一石子扔过去打个水漂总是到不了对岸。拦水坝与水流规则地排列着,胜似锦绣铺陈的席梦思,美丽极了。河台高高的直直的,由一块块大小不一的石头牢固地粘合在一起形成整齐的队列,威严地站在河的两岸,似整装待发的将士,又似雄姿浑然的八荒图,它为平静的河流增饰了雄伟和刚毅、自信和骄傲,书写着变化与进步,发展与富强。
从前的崖头河
容纳见证着博大。 崖头河流经绿岛湖再流到了大海。绿岛湖并不大,不仅面积不大、名气也不大,不像天鹅湖有歌者咏它、有诗者诵它,绿岛湖只是默默无闻地在那儿。河水流到这儿已不止山神庙山一支水系,伟德山、青山、西山等众多水系全部被绿岛湖容纳、汇聚,汇聚满了,它便任湖水款款流入大海。 站在绿岛湖边,你的眼界是开阔的,你的胸怀是敞亮的: 这哪里是一种资源,哪里是一种景观,分明是一种博大、一种深邃,一种和谐、一种未来,这种未来,引领着生命飞跃向前。 小桥美 幸福桥上彩灯结, 疑是霓虹落宫阙。 行人不忍分明语, 悄向桥下觅景色。
崖头河因了它的特殊地形地势而形成了由北向南的流向,蜿蜒着穿过市中心,这种地貌恰似专为桥而生、而出、而现,所以,不长的河床上架起了大大小小二十余座桥:水门口桥、清水河桥、崖头河桥、文化桥、幸福桥、三岔桥、新庄桥等,还有一些无名的小桥。这些桥形成了一条条空中通道,和着人们、川流城镇、走向村落、联结你我;载着车辆、穿梭昼夜、互通联络、奉献欢乐。
在众多的桥中,我最钟情的是幸福桥。 说到幸福桥,或许有人感到陌生,这也难怪,幸福桥是新名,旧名叫罗锅桥,在我有记忆的时候人们就这样称它,只因了桥的形状如弯曲的驼背。罗锅桥又细又小,它无力承载车的重量,只能低着头屏着气弓着脊给步行者些许方便。它的狭窄弯曲,它的身单力薄,总让我感到它在对行人默语“对不起”。“罗锅桥命名于哪一年?”若是你来问我,我还真说不清楚,说得清楚的是幸福桥命名于2008年。 2008年是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一年。这一年,中国人经受了汶川地震的严峻考验;这一年,中国人成功举办了奥运会;这一年,任尔东西南北风,我们咬定发展不放松。“幸福桥”就是在这大悲大喜交织,激情和梦想飞扬的年月建成的。往日的“驼背”今日成坦途,贫瘠的“罗锅”今日变幸福。 清晨,我站在幸福桥上与白玉栏杆握手,抒不尽往日情思,发不尽今朝感慨;与老姐妹们握手,道不完鱼鲜饭香,说不完家和温暖。夜晚,我站在幸福桥上向闪烁的彩灯招手,它是那么温柔深情斑斓,横的连成排,竖的穿成线,独的眨着眼,合的笑成团,赤橙黄绿青蓝紫,摇曳滚动逐向前。桥上彩灯明,水里彩灯亮,桥上的彩灯在水里,水里的彩灯在桥上。 石径俏 朝霞映树石径平, 径上路人联袂行。 振袖倾环抚螺钿, 心曲宛转紫薇馨。
我常有这种时候,突然,好似什么感觉都没了,什么事也都忘了,剩下的只是会意、微笑、幸福。这种时候就是我漫步在崖头河边石径小路上的时候。 文化桥与幸福桥之间的河边小路是我每天必经的地方,我喜欢这里,如同喜欢我的家
漫步在小路上,一步一景,十步一趣。花卉、草甸、树艺、路灯,个个天生丽质又巧梳妆,既风姿绰约又朴实大方。它们似乎明白我的会意,我的微笑,我的幸福,于是,逐一向我展示着它们的容颜。 用卵石铺就的小路弯弯曲曲地铺陈着,宛如一条银丝长带。它的姿态是河流的手笔,自然地镶嵌在河的岸边,既自如又亲切。它是劳动的创举,卵石结结实实地固定在水泥里,坚硬但不尖利,心甘情愿地任行人踩踏,为人们的出行奉献自己。 才绕一个弯,才环一个曲,眼前又渐渐推来一条美丽的线,更长,更有力。“迎——奥——运——2——0——0——8!”顽皮的孙儿拉着慈祥的爷爷一步一声地走着念着这行用黛色卵石挥写的激情奋进的历史心曲。多情的姑娘撩着眉梢逗引着小伙儿辨别着小径上卵石拼成的“福”字,这个是楷书、这个是隶书、这个是行书…… 小径在动、声音在动、笑容在动。这种动是人和人之间内心的交流,这种动是大自然和人之间信息的传递,这种动总在瞬间令我会心、令我快意。 如果把卵石铺就的小径比喻为一条美丽的丝巾,那么花草则是这条美丽丝巾的彩色花边,有花边点缀,丝巾更显艳丽。
这里的花草不是随意生长,而是根据路形、路貌,植被种类,是否美观而栽种的。无论你什么时候来这里,呈现给你的总是如诗如画的景。绿色是花边的基色,层叠是花边的风格,和谐是花边的内涵,活力是花边的主题。花草把各个花边切割成林林总总的图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圆形、方形、弧形无形不有。金黄的萱草乐融融地围成圆形;鲜艳的棣棠野趣盎然地排成线形;葱郁可爱的冬青或独立或行列;随着阳光强弱而变换着不同颜色的红叶小檗,凭着它的叶刺和多变的身姿洒脱地站成排;花朵密集的红王子锦带成片成面地开,耀人眼目;而被赞誉为“百日红”“满堂红”的紫薇,则独具性格,旗帜般张扬在各行各列中。“好美啊!”面对着石径两边的花草,我心中只剩下这三个最平常的字来表达我不平常的心情。 柳树,是河边的情种,它最是知春,一夜风吹千万枝,嫩如金色软如丝。它最是多情,撩逗春风舞倩影,纤柔飘逸抖轻盈。时有燕子穿梭其间,便成一幅诗意的画卷。 挺拔俊秀宛如塔尖的水杉树是石径边的美男子,是树中的佼佼者。它总是笔直地挺立,整齐地排列,它的站姿、它的朝气,总是被行人称赞敬仰。白昼,花草笑着向它招手;夜晚,草坪灯仰着头向它致敬。它傲而不骄,始终如一地保持着尊严、彰显着精神。 还有杨树、柏树、槐树、合欢树……每一种树既有着相同的斑驳绚烂,又有着自己的姿态和气度。真是,万象一心而心生万象啊! 就是这些花草树木,把这条小石径打扮得清新活泼,俊俏靓丽。
崖头河,它是一种生态资源,更是一种人文景观;它是大自然的慷慨,更是大发展的见证。 我幸运,我出生在这里,自由自在每一晨。 我幸福,我生活在这里,快乐惬意每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