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荣成 专题 旅游 人才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商家 手机版
新闻 新闻 市情 镇区 名企

重温1995 —— 不跪的人生,不跪的灵魂

来源:网络 作者:荣成 人气: 发布时间:2018-10-19
摘要:二十三年以前,南方经济特区珠海,南山工业区。 一家叫作瑞进电子的韩国企业,来自韩国的女老板金珍仙,因为工人们工休期间在工作台上打盹,要求120多名来自河南、四川、江西、湖南等地的打工者跪下。 120多名中国打工者最终无奈跪了下去,而一位来自河南南

重温1995 —— 不跪的人生,不跪的灵魂

 

     二十年以前,南方经济特区珠海,南山工业区。

 

一家叫作瑞进电子的韩国企业,来自韩国的女老板金珍仙,因为工人们工休期间在工作台上打盹,要求120多名来自河南、四川、江西、湖南等地的打工者跪下。

 

120多名中国打工者最终无奈跪了下去,而一位来自河南南阳邓州市十林镇的小伙子孙天帅,一个人坚定地站在了那里。在女老板的辱骂声中,他离开了月薪1300元(基础薪水)的工作岗位。

 

二十多年过去,几经周折,我找到了孙天帅本人,本来打算在微信上做一个采访。和他简单说了几句,他不太愿意再提起这段往事。从《大河报》那边,侧面了解了一些信息。

 
孙天帅本人,图片来自网络

孙天帅如今在郑州《大河报》发行部门工作,管着200多人发行队伍,平时工作也很忙。我想了想,既然他不太愿意再提及这段往事,我就不再勉为其难了。采访不太顺利,我找来《大河报》的一段对他的访谈,距离现在时间不算长,而且比网络上流传的内容更详细一些:

 

 “那是199537日下午3点多,正是工间休息时间,有几个员工趴在工作台上迷糊。那些日子大家为了加班,已经54夜没休息了。这时,韩国女老板带着翻译进来了,她一看有工人休息,顿时勃然大怒。她让工人下跪,工人不愿意,都站在那里愣着,见无人听命,她气得哇哇大叫,走到其中一个睡觉的女工面前,双手强摁着她的肩膀,并用脚踢她的腿,迫使其下跪。随后,她又去摁下一个员工,当她摁到第三个人时,其他员工见状只好陆续下跪。”孙天帅回忆,“她见我没下跪,就走到我面前让我跪,我当时非常生气,我说,我凭啥给你下跪?她说,你不下跪就滚吧。我把凳子一摔就走了。”

 

孙天帅说:“出了这个事后,很多人都以为我和韩国老板应该关系很僵,其实她还是比较认可我的。我是1993年高考落榜后到这个厂打工的,从月薪300元的普工干起。一步步做到装配工,再到清洗工、质检工。就在下跪的前一天,车间主任告诉我,要提拔我当主管。37日是我当主管的第一天,这些任命都是经过她同意的。她可能也没想到,一贯肯钻研上进的我这次会拒绝下跪。这个事出了以后,曾有人对我说,下跪在韩国只是表示道歉的礼节,并非像中国这样会给人侮辱人格的感觉。但我觉得,不管在你韩国是什么意思,既然到了中国,就应该按照中国的风俗来。”

 

孙天帅离开车间后,就拨打劳动局的电话投诉,为自己和工友们讨公道。后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了此事,在全国引起很大震动。接着,珠海劳动局也介入调查此事,韩国老板最终低下了头,答应他提出的三个条件:就此事向全体员工道歉;结清工资;因不正当理由辞退员工,要给予经济补偿。

 

离开珠海以后,孙天帅的人生,并不是很顺利,也经历了很多波折。先是破格录取上了大学(但是没有文凭),此后也因为没有文凭,求职屡屡受挫,开过面包店也没有怎么赚钱,后来转交给了亲戚;做生意也不太顺当……

 

虽然屡屡受挫,但孙天帅一直奔波在前行路上。如今,他在《大河报》任职,管理者大河报发行中心200多名员工。

 

这就是他的平淡人生,犹如普通的中国人一样,有挫折,有奋斗,有迷茫,但是不曾低头,不变的是灵魂里的“不跪”精神。

 

对孙天帅来说,曾经在聚光灯下的日子,早已经是遥远的过去,甚至不愿意多提。人生已过不惑之年,和楼主本人一样,上有老下有小,每天为工作忙碌,为儿女操心。他没有和我聊更多,就让往事随风吧,人总要活在当下,为未来而忙碌。

 

平淡,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福气呢?

 

    关上手机微信,想起90年代诸多往事,再想想今天,不由得心生感概。

 

【二十年发生了什么?

       1995年,孙天帅的基本工资涨到1300元的时候,一个军校本科学员,津贴是48元;1996年,扛着一杠两星,工资是483元,还算上了艰苦地区补助。

 

       不要问我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因为每到月底就没有钱用,穷的日子总是刻骨铭心。

 
90年代的北京,满大街都是面的

       19951300元的工资(还有其他补助接近3000元),不亚于当今的月薪2万多。在90年代,中国的工作很难找。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宁可跪下也不愿意放弃这份工作。孙天帅说,放弃那份工作还是很可惜,当时他已经提拔到了主管的位置。

 

       不必苛刻那个事件中跪下去的那些工友,他们也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在90年代直到21世纪初,受辱的何止是他们?93年的银河号事件,96年的台海危机,99年的前南联盟使馆被炸,2001年的南海撞机,哪一件,哪一桩,不都是满满的耻辱?

 
96年台海危机

       如果国家不强大,就不会有地位。即使是小国,也不会看得起你。

 

       时移势迁,报应来得如此之快。才过二十年,看着韩国的大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一个个败下阵,我连多看几眼,多写几篇评论的心情都没有。

 

【从打工仔到产业链高端】

       90年代,中国的电子产业,只能做最简单的装配。这是产业链中最苦逼,利润最薄的环节。只有汗水,没有品牌,更没有定价权。

       即使是这些企业,大部分都还是外资或者台资企业。就像珠海下跪事件中,那一家韩国企业那样。

 

       国内也出现了很多代工企业,生存状况却是非常艰难。

       1999年,我在北京曾经和一位无锡来的代工厂经理聊过。他们为境外品牌制造鼠标键盘,在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一个鼠标最终留下的利润只有一分钱。

       一个售价上百元的产品(那时候鼠标比现在贵),只留给代工厂一分钱的利润!这就是只做代工厂的命运。

 

       如果中国不能突破这个产业链的地位,那么无论中国人无论如何勤奋,如何辛劳,得到的始终是有限的。更不要提人家还有更高段位的金融洗劫手段了。

 

       如此微博的利润,企业不会具备任何抗风险的能力,只要一段时间接不上订单,或者工厂财务管理稍有点问题,这家企业很快就会陷入亏损泥潭。

 

       在那个时代,西方的经济危机,很快就会传导到中国来。只要国外的订单下降,国内的工厂就会大规模裁员,企业也会大量倒闭。

 

       经济搞不上去,国家就不会富裕,人民的日子就不会好过,就算没有让你下跪,你一样直不起腰。

 
华强北,世界电子产品中心之一

       在广东这片热土之上(还有其他的一些地方),无数的打工仔,最后成长成为企业家,从外资企业学来技术和管理,然后自己从小作坊做起,从小订单做起,一点一滴积累经验,一分一元积累财富。

 

       二十年过去,深圳(珠三角一带)已经成了世界级的电子产品制造中心,不仅在传统的电子产业占有重要地位,即使在新兴的无人机领域,深圳也实现了对全球的垄断性地位。

 

       深圳已经成长起一批象华为、中兴、腾讯、大疆等产业巨头。而当年死死压着中国产业链的众多国际产业巨头,亏的亏,死的死,残的残,衰的衰。

 

       从整个产业链最苦逼的环节做起,一轮轮逆袭,最终渐渐爬上产业链的高端。环顾整个地球,除了中国以外,还真的是别无第二家。

 

       至于那一家瑞进电子,我在网上反复查过,还专门到外网查询,似乎这家企业还活着,但是并没有多少关于它的信息。在电子业界,如果一家公司不出名,多半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

 
瑞进的企业信息很少,这家韩国巨头命运也不太好

       想想,也就只有中国,即使一时低头,只要没有倒下,终有站得更高的一天。能屈能伸,大概就是这意思吧。

 

【有的人跪习惯了,已经无法站直】

       今天,中国已经强大,强大到美国也需要掂量。再不会有什么外企,有胆子让中国工人下跪。相反,倒是有一些人,开始跪谢中国人买他们的东西。

 

       1996年,台海危机中,美国的航母开到台湾海峡,然后我们这边的行动,就没有然后了。如今,南海仲裁以后,PLA海军南海演习,美国舰队躲到了菲律宾的东海岸。

 

       然而,我们90年代以前的落后阴影,已经深深烙在一代人的记忆里。在我们的那个年代,顶级高校的学生,差不多学习最好的那一帮人都在考托福雅思,不为别的,只为逃离这个国家。

 

       很多人的思维,还停留在那个“中国处处不如人”的年代里。让我惊讶的是,这些人中,很多还是相当成功的人士。偶尔和他们聊起来,他们对国外的向往,还有谈起国外这好那好的神情,让我忍不住告诉他们一个事实:我认识的出国的那些人中,没有一个比你们在国内混得好。

 

       最恶劣的是,很多教师,特别是一些高校教师,都有这种“外国的月亮圆”的情结,他们常常把自己想象中的国外的美好,传达给了学生。误人子弟,莫过如此。

      

       你要说拿着美分,一个月发个万儿八千的,咱也能理解。码字都为稻粱谋,跪舔西方当生意来做,有人卖肉,有人卖文,有人卖灵魂,好歹还算卖个价。偏偏很多人,一分钱没领着,偏偏伸长脖子,整天跟着起哄,说西方这好那好——其实这些人连国都没有出过。

 

       有的人活得光鲜体面,但是灵魂却是如此卑贱。他们的膝盖没有跪下,但是他们的灵魂,却没有支柱。

 

       想起王阳明的一句话“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套用这位明朝大儒的话,我要说“破双膝下跪易,破灵魂下跪难。”也许我们还需要一代人的时间,才能够去除某些人心中的这一层跪拜思想。

 
责任编辑:荣成
首页 | 荣成 | 专题 | 旅游 | 人才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商家

Airc.cn鲁ICP备19021707号-2 Airc.net.cn ICP证:鲁ICP备09065580号 技术支持:平台技术由风云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提供

电脑版 | 移动版鲁公网安备 37108202000325号 图片均来源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立即删除。电话:0631-3882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