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荣成 专题 旅游 人才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商家 手机版
新闻 新闻 市情 镇区 名企

荣成 | 收入上千万!这个85后了不起,种参都能种出“富二代”

来源:荣成快讯 作者:荣成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7-21
摘要:山东省文登区的王春杰,是区里有名的参二代,种参的技术远近闻名。当亲土1号土壤健康大讲堂活动走进他家的西洋参大棚观摩时,王春杰却不太乐意。 亲土1号示范户王春杰 不愿意别人进入大棚参观,倒不是王春杰小气,而是他特别在意自家的参。人多了,会把细菌

      山东省文登区的王春杰,是区里有名的“参二代”,种参的技术远近闻名。当亲土1号土壤健康大讲堂活动走进他家的西洋参大棚观摩时,王春杰却不太乐意。

 

亲土1号示范户王春杰

 

       不愿意别人进入大棚参观,倒不是王春杰小气,而是他特别在意自家的参。“人多了,会把细菌带入到大棚,影响西洋参的生长。”王春杰说,“种参是个技术活,非常有讲究,从选地、整地、移栽、架棚遮阴、施肥、灌溉等,都要精耕细作,不能马虎。”

 

“参二代”为参痴迷,研究种参成为最大爱好

 

       与众多二三十年种参经验的老参农相比,35岁的王春杰称不上经验老道。然而,同样一亩地,普通人家产参也就是1000斤左右,且大都是两三年参,而王春杰能种植四年参,亩产在2000斤左右,一亩地下来,要比别人多挣5万块钱。都是种植西洋参,为啥年轻的“参二代”能种出高价格来?

 

       作为标准的“参二代”,王春杰从小耳濡目染,对参有着独特的情感。每天除了吃饭睡觉,王春杰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大棚中和参一起度过的,观察参的植株变化、叶片大小,测量土壤的PH值早就成为王春杰的日常。

 

王春杰在自家西洋参田劳作

 

     “和这些参待在一起我就会觉得很开心。”王春杰说。虽然自己种参才12年,但这中间遇到的困难并不少。因为从小看父母种参,所以王春杰从来不觉得种参是件难事。但到了自己实际种植时,就吃了大亏。

 

       由于太冒进,再加上对种植技术生疏,辛苦投入的十几万全部都打了水漂。最 初的失败,给了王春杰当头一棒,也让他开始意识到,把参种好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有了第一次的失败,王春杰开始不断向父亲以及身边的其他老参农学习种植经验。同时,他还会自己上网学习新的养参技术,有时还特意前往山东农业大学请教参种植的专家。怎样使用化肥、如何补充有益菌等等,这些参农们必备的种植技术,王春杰一学就学了好几年。如今,这些技术他早已烂熟于心,并且根据自家地里土壤的特点,王春杰还懂得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家的种植方式。

王春杰家西洋参田

 

       虽然年龄不大,但因为对种参的这份“痴情”,王春杰最终以自己过硬的种植技术得到了老参农的认可。看着大棚里长势喜人的西洋参,连有着三十多年种植经验的父亲都对王春杰刮目相看,“以前老是嫌他种参没经验,光凭激情,喜欢冒进,现在看来年轻人的种植技术早就超过我了。”

 

重茬难题未解,“参二代”苦寻良方多年

 

       1978年,西洋参作为西方的舶来品一路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也就是从那时起,文登便和种植西洋参结下不解之缘。由于种植年代久远,再加上西洋参本身对土壤要求严格,西洋参的重茬问题一直困扰着王春杰和当地的参农们。同时,也制约着文登西洋参种植产业的长远发展。

 

      “每一次西洋参收成以后,我们就会为重新找地发愁。”王春杰说。由于西洋参对土地尤其“喜新厌旧”,对土地的要求非常严苛,在当地更有重茬地不能种参的说法。

 

        这些年,在改良土壤抗重茬上面,王春杰和其他参农们也总结了很多经验。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依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地普遍存在的重茬难题。王春杰说:“随着文登当地种植西洋参规模的扩大,好地是越来越少,而因为养地投入的成本更是一年比一年多。”

 

        2018年年初,苦于重茬问题多年的王春杰,眼看着又到了给西洋参施肥的季节。在区里经销商的推荐下,抱着试试的心态用了亲土1号产品。“用过亲土1号以后,效果非常好。”王春杰说。

 

        因为年初刚用的亲土1号,还没有办法用实践来证明抗重茬的实际效果。但自从用了亲土1号,王春杰能明显感觉到自家地里土壤质量的改善,“西洋参要求土壤的PH值在5.5-6.5之间,由于文登的地普遍偏酸性,每年养地调酸需要花很大的成本,用了亲土1号之后,土壤的ph值在6.0-6.3之间,土壤状况比以前改善了很多。”王春杰说。

 

        好产品会说话。王春杰还特地拿出一块地作示范,对比发现,使用亲土1号的西洋参长势非常好,植株高,叶片足有巴掌那么大,远远看去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叶片大、浓绿,一看就知道下面的参根长得好,种参最重要的就是根。”其他农户也忍不住称赞道。

 

王春杰家的西洋参叶片大、浓绿

 

王春杰现场挖出的4年参,根须多、长势旺

 

       这些年,文登农民收入来源以种植西洋参为主。85后的“参二代”王春杰,通过自己的努力,也成为了令人羡煞的“富二代”。但王春杰还有个心愿,就是通过技术改变种参的重茬问题。“希望亲土1号能帮助我们改变重茬难题,这样我们就不用四处漂泊来找参地了。”

 

亲土1号示范田出现了久违的蚯蚓

 

破解土壤酸性“魔咒”,化解参农“心病”

 

        对于王春杰所说的土壤问题,亲土1号品牌总监陈少敏也深有同感。去年秋天她和农科院专家第一次来文登调研西洋参的时候,就发现当地的土壤酸化、板结、有机质含量低,土传病害以及重茬问题非常严重。“我们希望通过推广亲土1号,让农民们认识到土壤改良、亲土种植的重要性,切实解决土壤问题,帮助农户增收”陈少敏说。

 

       为了解决王春杰和广大参农的疑惑,2018年5月28日上午,亲土1号土壤健康大讲堂活动走进文登,给当地的农户带来了一场关于土壤改良、亲土种植的干货盛宴。

 

亲土1号土壤健康大讲堂获农户点赞

 

       和王春杰一样,当地的500多位农户挤满了大讲堂的活动现场,场面异常火爆。由于一直受到土壤问题的困扰,今天的大讲堂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

 

土壤健康大讲堂活动现场

 

       “我家最孬的地用了亲土1号益菌·优根,原本没有抱什么希望,结果10天后,把参刨出来一看,根须长得跟好地里的差不多。”种植户王永林说,“当时我都震惊了,怎么效果这么好?”

 

        针对王永林的疑惑,来自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博士王庆菊,帮农户们解开了神奇效果背后的疑团。“文登很多参田土壤都处于酸性环境中,亲土1号酸性土壤专用调理剂,能够改良土壤的酸性并补充微量元素。同时,亲土1号的SAF土壤激活因子还可以激活土壤中休眠的有益菌,种出来的参根系发达。”王庆菊说。

 

        目前,“争亲土1号,赢百万基金”中国首届亲土状元选拔赛正在文登拉开了帷幕。活动页面上,王春杰写下了“亲土种植,从我做起”的种植宣言,赢得了来自当地600多人的投票。这个西洋参种植“大王”,要带着他对西洋参的这份“痴情”走向全国,让更多人感受到西洋参的魅力。

责任编辑:荣成
首页 | 荣成 | 专题 | 旅游 | 人才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商家

Airc.cn鲁ICP备19021707号-2 Airc.net.cn ICP证:鲁ICP备09065580号 技术支持:平台技术由风云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提供

电脑版 | 移动版鲁公网安备 37108202000325号 图片均来源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立即删除。电话:0631-3882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