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有着海带养殖得天独厚的海域地理环境,被誉为“中国海带之乡”、“中国海带之都” ,每年五月海带收割完后,陆陆续续的晒海带活动便会在每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里展开,忙碌的渔民在滩涂上来来回回,拖海带,铺海带,晾晒场上彩练当空,形成荣成海边独具特色的风景线.....
杨志礼/摄
荣成海带养殖面积达12.5万亩,年产海带达43万吨以上,占山东的80%和全国的50%以上。庞大的海带产业链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晒海带”,而“晒海带”主要是人工晾晒,与“日头”较着劲,与时间赛跑,与阴雨天打游击,尤其在早年传统单一的人工作业,每到海带收割季,男女老少齐上阵,展开大“会战”。
海边的沙滩上晒海带,是个非常辛苦的工作。海边的阳光和紫外线非常强烈,夹杂着盐分的海风经年不停,把人的皮肤吹干、吹红、吹裂。繁重的劳作形成独特的“晒海带”产业现象,裹着头巾的妇女们、面颊脊背黝黑锃亮的壮汉和充满激情接受锻炼的学生们,其场面极其壮观,与早年麦收大会战不相上下。
乔洪强/摄
劳动产生美,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社会实践。翻晒海带的姑娘们挥舞的不正是来自大海的彩带吗!她们整齐划一的舞姿,灵巧的肢体动作,是舞蹈艺术的原创者。于是原荣成石岛镇大鱼岛大队渔民王明亮,便自编自演自己谱曲创作了“海带丰收舞”,演遍城市乡里,1958年应邀去北京在中南海怀仁堂为朱德、董必武等党和领导人演出,受到普遍赞誉。
地理威海
更有美术和摄影艺术家,以“晒海带”姑娘为原型创作了众多艺术作品。荣成籍渔民画家宋仁贤在70年代就以海带为题材,创作出美术作品《试验田》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荣成画家许青,创作的油画作品《海带姑娘》,2011年6月,入选山东省文联、山东省美协举办的“山东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美术作品展”获一等奖。2011年7月,油画《海带姑娘》入选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试验田》
《海带姑娘》
王祖良/摄
目前,随着海带机械化生产和海带的晾晒上网架、海带的烘干进工厂,海带晾晒大军多由外地妇女们替代,他们来自于全国各地,汇集于荣成东部的沿海之滨,他们身着不同的服饰,操着不同的方言,在这一片蓝天大海之间,一起来晾大海的馈赠,从海带收割到晾晒,收藏,形成庞大的产业链。海带让人们对大海有了更多的认识,他们很多人之前从来没有见过大海,但到了荣成,通过海带,加入到海带产业大军,用自己的体力和汗水推动海带养殖产业的发展和兴旺。
随着技术进步和海带产业化机械的普及,不少海带产业工人,已经由原来的简单的收割和晾晒转向育苗、精深加工等行业,海带产业工人的科技化、年轻化和专业化倾向明显,高学历和高技能人才逐步向海带产业转移和聚集。一些高附加值、高科技海带产品也日益翻新,层出不穷。荣成海带也成为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的代名词。
在荣成,晒海带会一点点淡出人们的视线,但荣成海带将以其独特的魅力,无论是生产还是销售,成为荣成城市名片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到荣成,晒海带,买海带,品尝海带,研究海带,将成为荣成最具特色的文化特色和地域品牌。荣成海带,来自大海的味道,让我们一起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