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喜欢唱歌的父亲总是会哼起这样一首歌:“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古树那荒草遍山野,巨石满山冈,羊肠小道难行走……” 我出生在埠柳镇一个叫汉章泊的村子里。按理说,既然是“泊”,就应该与水结缘,山应该不会太高。可实际上,我们村中的洼地并不多,村后的绝大部分都属于山地,如何管好这一部分土地,成了村民绕不过的一道坎。于是,这首歌便成了人们挑战大山的生动写照。 我出生于1977年,属于典型的“能知父母苦,种麦也收禾;双抢泥和汗,烈日皮晒破”式的“70后”。父亲是那种笃信“勤能致富、土里生金”的人,所以家里一共承包了10多亩地,其中大部分都是山地。每次到后山劳动时,唱起这首歌或许是他聊以自慰的最好方法。而那条崎岖陡峭的山路上,也留下了一段段难忘的回忆…… 那是一个春季,父亲要耕种山上的农田,所以要向山里运输肥料。那时,我家的交通工具是由两头牛拉着的大车,相比于其他农家的独轮车,这已经算是豪华配置了。虽然通往北山的路面宽度还可以,但是坡度很大,路面又坑坑洼洼,所以究竟能不能爬上这个坡,大家心里都没个底。考虑到以防万一,老爸找来了大伯,二人挑了半天土,费了好大气力才将路填平。准备工作就绪之后,大伯在前面牵着牛,父亲在后面驾驭着套在辕上的主牛,而我和妈妈则在后面负责推车。万事俱备后,大家拉开架势,开始了艰苦的攀爬之旅。
刚开始还算顺利,尽管速度很慢,但是两头牛还是艰难地迈着步子一步步向山顶挪动,后面的车轮滚动起来像电影中的慢镜头,一帧帧向前播放着……忽然,套在辕上的牛脚底一软,车轮滚动方向发生了改变,瞬间,我感觉到车尾重重砸在我的胸口,险些栽倒。前面的牛本来就不是个愿出力的主,一觉察到后面的拽力增大,马上调转头来,想要向下坡跑去。“回来,畜生!”大伯急忙拽住它,但是,这犟牛哪肯就犯,直接用牛角把大伯拱倒,没命地向山下跑去…… “快躲开!”父亲朝我们大喊道,我还没反应过来,母亲一把把我推到路边的草丛中,她的脚却被牛车结结实实轧了一下,坐在地上半天爬不起来。父亲还算冷静,使劲拽紧缰绳,将牛车引入旁边的一堆麦垛上,才避免了一场惨剧的发生…… 第二年夏季,父亲把牛和牛车卖了,又找亲戚凑了2000多块钱,买了一台东风牌手扶拖拉机。这是我们村第一台家用拖拉机,引起的轰动不亚于现在买了一架私人飞机。
看得出,父亲这次鸟枪换炮是下了血本的。在他的心目中,要想征服这条路只有靠机械。于是,在我们一家人的期待中,父亲开始了全新的挑战之旅。 麦收开始了。上山前,父亲挑了十几筐石子,又用了一整天的时间将路填平然后信心满满地开着拖拉机向山顶进发。
由于上山是空车,所以上坡时并没有遭遇什么波折,而这次的挑战是下山的时候。当时,村里还没有联合收割机,收完麦子后,需要装载运回。下山时,虽然父亲将车速控制得很慢,但是车上装载的麦子却不太听话,在车上摇头摆尾像喝醉了酒一般。前半段还算不错,虽然有些颠簸,但幅度不大,车子还能正常行驶在这条勉强叫作“路”的路上。可到了中间那段——没错,正是上次出事那一段,车头迅速下沉,车身猛地一甩——就像大海中巨浪托起小船那样,当达到最高点时,又迅速跌落到最低点。这一下,车上的麦子不干了,拼命地想摆脱车斗的束缚,车身也跟着向一旁栽去。父亲毕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见情形不妙,猛地向车子跌落的反方向跳去,再次逃过一劫…… “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古树那荒草遍山野,巨石满山冈,羊肠小道难行走……”他爬起来的时候,嘴里竟然又唱起了这首歌,听得出,那声音里满是苍凉,满是无奈…… 生活还要继续。父亲第二次挑战失败后,他的眼神已经没有第一次那样的倔强与不羁。面对陡峭的山路只能选择屈服,这以后对于后山的运输方式又回归于最原始的状态——靠人去身背肩扛,这一干就是十几年…… 转眼间,时间进入到200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关注下,筑路工程重装上阵,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如钢铁战士般冲向山顶。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村里的水泥路终于竣工。这条路和其他村子贯通,连起一张庞大的运输网。远远望去,它就像一条银色的丝带飘扬在崇山峻岭之间,蔚为壮观。这是一条蜿蜒与平坦混合在一起,奇趣与壮美混合在一起,失败与成功混合在一起的全新的路。走在这条新路上的年轻人,有几人能知道当年无路的艰辛? 如今,作为一名老党员,年近古稀的父亲被村里安排看护园林花木,工资每月2000元左右,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每天汗流浃背地辛苦劳作。而他自己却割舍不下与这座青山间的那份感情,每天徜徉在这条宽阔的水泥路上,时而俯视,时而远眺,也许在他心中会想起这样一句话:“低头不是认输,是要看清自己脚下的路;仰头不是骄傲,是要看清自己的天空。”这样宽阔的路,这样蔚蓝的天,怎能不让他扬眉吐气、怡然自乐呢?
山路修好了,马路也变宽了。2017年初,白龙河岸龙汉线开通,宽敞的柏油路直通远方,一直延伸到港西、威海……马路两旁,栽植了品种繁多的花草树木,还安装了玉兰花路灯。每当夜幕降临,灯火辉煌,整条马路就变成灯的海洋。每当回家时,我的耳畔都会响起一首童年的歌谣:“麦香飘万里,歌声随风传,双脚踏上丰收的路,越走心越甜,越走心越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