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季
眼下又到麦收季节,荣成地属山东丘陵地貌,麦田多以散块为主,大规模种植,大机械收割受到一定局限。而在荣成市滕家镇,绵延4700余亩的抬田区域土地标高一致,整齐平整且连成一片,麦收时节,联合收割机开进平整的抬田区,收割,脱粒一体化作业,农民们从繁重的麦收劳动中解放出来,脸上荡漾着惬意的笑容......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高清视频
整合土地规模,促进机械作业 滕家镇以农业为本,此抬田区域历年来为我市的粮食主产地,一直被誉为荣成市粮仓。滕家镇抬田区域紧靠镇区,在交通上具备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2016年,为配合八河水库增容,滕家镇共计抬田4700余亩,涉及周边11个村,整平的抬田区最适宜大型农机设备规模化作业。
抬田区内沟渠明晰,排水管涵布局良好,排水设施便利,区域内小落河贯穿抬田区始终,下游即为八河水库,另有水库、塘坝10余处,水源充沛,加之抬田刚刚结束,土层内原始积累的农药、化肥残留及有害病菌大幅减少,且土质疏松,通过牲畜粪便养地可迅速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对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提供了契机。
齿翻轮卷浪层断,鲸吞入口皆金泉,蛟龙昂首吐飞瀑,粮仓片刻又溢满。在滕家镇抬田区,一台台收割机正在繁忙作业,农户们正忙着袋装小麦。此片抬田区小麦共800亩,收割机一天收割150亩,收割完直接对小麦进行脱粒,那流淌出的金色麦粒,蜜汁一样,甜透了父老乡亲的心。通过联合收割机作业,不仅提高了麦收的生产效率,减少了用工量,通过高技术装备水平,还有效降低了麦收过程中的粮食损耗,节约了生产成本。
荣成小麦丰收可望 受今年入春以来持续低温天气及降水影响,我市小麦成熟期较去年明显推后,6月中旬以后,荣成小麦区域自北而南陆续进入收割期。2018年全市小麦播种面积22.1万亩,根据田间测产情况,预测全市小麦平均单产398公斤,同比增92.9%;预计总产8.8万吨,同比增76.3%。截止21日上午全市麦收面积16.1万亩,预计本月26日左右我市麦收将基本结束。
随着荣成市农业的发展,“三夏”生产早已实现机械化全覆盖,全程机械化精细作业也在一步步推广中。近年来,荣成市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机艺融合,大力推广秸秆切碎直接还田技术,引导农民实施秸秆还田综合利用,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推广小麦秸秆综合利用和玉米贴茬精量播种技术,为农民提供了小麦收割—秸秆粉碎还田—机械深翻—免耕播种一条龙服务,有效避免了秸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适时抢收抢种,抓好夏种夏管 “三夏”期间气候多变,雨水较多,出现灾害性天气频率较高,为确保麦收工作顺利进行,荣成农业部门安排人员随时关注天气信息,同时立足突出“抢”字,科学合理安排调度收割机械,最大限度地提高机械利用率,集中一切人力、物力抢收小麦,全力以赴把每一块成熟的小麦抢收到手,确保颗粒归仓。
荣成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准确把握作物成熟期,及时掌握天气变化趋势,引导农户组织抢收,及时晾晒。同时,抓住墒情有利时机,随收随种,确保种植密度,确保夏播作物苗全苗壮。 同时及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农业生产一线,指导农户抓好在田作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杂草防除、抗旱防涝等工作。做好秋季农作物的田间管理,严防各类病虫害的发生,切实提高夏管质量和水平。加强灾害性天气过程的应对准备,抗旱和排涝工作统筹兼顾。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高清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