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荣成 专题 旅游 人才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商家 手机版
新闻 新闻 市情 镇区 名企

荣成 | 黄家龙: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来源:中国荣成 作者:荣成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6-21
摘要:编者按: 又到一年毕业季。到哪个城市发展?找个什么样的工作?这是所有应届毕业生最关注的事。前不久,我市出台了《关于深化提升荣成百千万英才计划的意见》,从激励扶持政策、配套服务政策、组织保障措施三方面支持人才引入培养,也为优秀毕业生来荣就业开

编者按:

  又到一年毕业季。到哪个城市发展?找个什么样的工作?这是所有应届毕业生最关注的事。前不久,我市出台了《关于深化提升荣成“百千万英才计划”的意见》,从激励扶持政策、配套服务政策、组织保障措施三方面支持人才引入培养,也为优秀毕业生来荣就业开辟绿色通道。那么,本地大学生对将来的发展有何计划呢?连日来,记者深入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校区和威海海洋职业学院采访多位大学生,听听他们的人生规划以及他们的青春故事。

个人简介:

  黄家龙,男,汉族,1995年9月生,安徽省宣城人,威海海洋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船舶电子电气技术专业2015级1班学生。他,因势而新,积极向上,其成绩每学年都稳居专业第一名,多次获得国家级等各级奖学金,在校期间还考取了高级维修电工证,被评为2018届山东省优秀毕业生。

  轻轻拉开6月的序幕,走进威海海洋职业学院(以下简称为“海院”),错落有致的教学楼、长势旺盛的花草树木、往来如织的青年学生,满眼都是青春的气息。来到学校团委办公室,黄家龙还没有到,团委的老师就迫不及待地向记者介绍起来。

  咚咚……团委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主人公黄家龙推门走进了大家的视线。

  初见黄家龙,他白净俊秀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清澈的眼神中透露着坚定和自信,给人一种沉稳内敛的感觉。不善言辞的他见到记者有些羞涩,一旁的老师向记者介绍道:“小伙不错,一直担任班里的团支部书记,文笔也很不错,从大三开始,学校就安排他在校团委实习。看,那就是他的办公桌。”

  记者在黄家龙的桌子上看到“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字条。他告诉记者,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青年学子提出的殷切期望和明确要求。“作为一名大学生,更应该时时刻刻以‘六有大学生’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培养自己的奋斗精神和担当意识,这也是我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撑。”

  “家龙平时学习和工作都非常努力,工作忙的时候,他干脆睡在办公室,门后就放着他的折叠床,打开办公室的柜子就能看到他的洗漱用品。”很多老师都对黄家龙赞不绝口。正因如此,前不久,学校党委决定安排黄家龙到学校宣传部实习。

  “刚得知这事时我很兴奋,我告诉自己,不能辜负学校和老师对我的期望,一定要把工作干好,也为自己的将来打好基础。”黄家龙能得到这个机会并不偶然。他不仅是班里的团支部书记、学校学生会副主席,还是“海院”大学生记者团的创始人。

  说起大学生记者团的创立,黄家龙颇有感触。他在学生会主要负责校团委活动的新闻报道,参与各类活动的机会很多。渐渐地,他发现校内校外丰富多彩的活动单靠学生会里的一两个人是宣传不过来的,并且很多文笔好的同学也需要发挥空间,成立大学生记者团的想法便萌生了。随即,他向学校提交了创建大学生记者团的申请,但毫无经验的他却不知从何入手,于是他每日加班加点地查阅各种资料,周末便跑到其他高校参观学习,同宿舍的好友看了说:“你这么拼是图什么呢?”每到这时,黄家龙总会笑着回答:“有时候,人就是要逼自己一下,不然不知道自己会有多大潜力。时间挤一下就会有,我希望在自己的大学时代不留下任何遗憾。”

  2016年初,“海院”的大学生记者团正式成立。经过一年的摸爬滚打,记者团逐渐走上正轨。2017年初,经校团委批准,记者团增设新媒体中心,在老师的指导下,负责共青团官方微信公众号“青春海院”的运行维护工作。在2017年“荣马”比赛期间,学生记者跟随“海院”志愿者奔赴各个赛点,全程记录志愿者的服务工作,并捕捉了许多“荣马”精彩瞬间。由他们编写的公众号文章《“荣马”时光机,团团带你体验志愿者工作》,在校内外得到大量转发,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效应,积极展现了大学生志愿者的良好精神风貌。“海院”记者团也荣获了威海市“优秀社团”称号。

  “其实,记者团成立初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当时学校也仅成立两年,学生社团管理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记者团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规模并不大,没有办公场地,全靠同学们的一番热情在支撑。但黄家龙没有气馁,没有办公室就借教室,没有人干活就自己干,没有人知道就加大宣传力度。就这样,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黄家龙将记者团越办越好。为了帮记者团提高专业水平,学院还专门邀请了专业人士给他们开讲座、辅导新闻写作。”团委的老师介绍说。

  当谈到做成这件事的感想时,黄家龙说:“自己觉得自己行就一定能行,如果对自己没有信心,那你就真的没有成功的可能,因为你在心里已经放弃了。我始终坚信,事在人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自己想做的事,别给自己留遗憾,去做最优秀的自己。”

  黄家龙不仅敢闯敢拼,还充满爱心,热衷公益事业,校内外各类志愿活动中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2016年,荣成市最美志愿者评选中,他被评为荣成市“十佳志愿者”;2017年,他因在“荣马”志愿服务中表现突出,被评为荣成市“优秀志愿者”;他连续两年获得山东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学生等称号。

  “我的老家在安徽省宣城,刚来荣成上学时,有很多地方不适应,方言听不懂、饮食习惯也不一样。慢慢地,接触后发现,荣成人很豪爽,又非常热情,现在我也爱上了这里,还会说几句荣成方言呢。”他边说边向记者说了几句他学到的荣成方言,同在一屋的老师,被逗得捧腹大笑。在谈到对未来的展望时,黄家龙告诉记者:“毕业后,我会留在荣成发展,这里环境好、人好,各种人才优惠政策对我们外地学生很有吸引力,我相信未来的发展空间会非常大,靠我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在荣成站稳脚跟。好城市嘛,怎样都要住下来!”

记者感言:

  青年是城市的未来,今天的青年人才,可能就是城市明天的骨干与栋梁。一座能留人的城市,总会给青年更好的发展环境。近年来,我市出台了系列人才激励扶持政策,为像黄家龙一样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人才提供了展示平台,让他们能够在荣成大地上放飞属于他们自己的青春和梦想。

  又到毕业季,我们期待一批批优秀大学毕业生来到或回到荣成发展,用热情与奉献、智慧与付出,为荣成突破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责任编辑:荣成
首页 | 荣成 | 专题 | 旅游 | 人才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商家

Airc.cn鲁ICP备19021707号-2 Airc.net.cn ICP证:鲁ICP备09065580号 技术支持:平台技术由风云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提供

电脑版 | 移动版鲁公网安备 37108202000325号 图片均来源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立即删除。电话:0631-3882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