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荣成 专题 旅游 人才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商家 手机版
新闻 新闻 市情 镇区 名企

海藻产业如何创新?首届中国(荣成)海藻产业创新大会专家这样说

来源:掌上荣成 作者:荣成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6-05
摘要:六月的荣成,绿意盎然。 近日,来自国家藻类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学者及荣成市水产企业相关负责人100余人齐聚荣成,参加由国家藻类产业技术体系、荣成市海洋与渔业局主办,寻山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中国(荣成)海藻产业创新大会,共同分享、交流,谋求产业

六月的荣成,绿意盎然。

近日,来自国家藻类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学者及荣成市水产企业相关负责人100余人齐聚荣成,参加由国家藻类产业技术体系、荣成市海洋与渔业局主办,寻山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中国(荣成)海藻产业创新大会,共同分享、交流,谋求产业发展之道。

 

新时代要有新思路

“恍若之间,世界变了。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今年又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这次大会的召开,可谓恰逢其时。”农业农村部科教司副司长刘艳说道。

在刘艳看来,面对新时代、新任务,农业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都要及时调整。针对当前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机遇,农业科技要及时调结构、转方式,为多元化的技术用户提供技术的有效供给,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国家藻类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经济岗位科学家青平指出,当前中国海藻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量与国际贸易量全球领先、经营多元化、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个新的时代里,海藻产业发展有8大新动能,分别是:市场新动能、定位新动能、产品新动能、品牌新动能、科技新动能、人员新动能、产业组织形式新动能、产业链新动能。对此,藻类产业发展,需要向市场要利润,向科技要实力,向政府要政策,向人才要潜力,跳出单品局限、跨越产业鸿沟、激活海洋基因,打好海洋牌、蓝色牌、绿色牌,进行高端引领。

 

 

富有成果的展示平台

新时代,中国海藻产业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在延续传统的同时,如何用创新和高科技打造现代化产业?在首届中国(荣成)海藻产业创新大会上,众多专家纷纷就近年来海藻全产业链最新技术成果和海藻加工产品进行了介绍。

“藻类是全球最活跃的渔业产业。”国家藻类产业技术体系海带育种岗位科学家刘涛分享了中国藻类十余个新品种。他介绍道:“当前海带新品种的年养殖覆盖率达到25%以上,累计创经济效益100余亿元;条斑紫菜养殖业得到快速发展。”

有良种还得有良法。当前我国海带养殖作业属于全过程传统人工作业,缺少装备技术支撑。国家藻类产业技术体系采收技术与装备岗位科学家谌志新从南北方养殖和采收设备入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海带采收技术与装备研究的进展,并提出了构建以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为基础的养殖新模式,实现海带产业提质增效,技术升级。

在海藻加工综合利用方面,国家藻类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主任汪秋宽女士指出,目前国内只有部分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较强,大部分没有自主研发能力;新型、高值化加工与综合利用产品较少。企业应该加强产业链发展理念,从源头上提升质量或价值。

 

荣成的未来新征程

藻类在多营养层级养殖模式中居于基础地位,它对于富营养化水体修复、重金属等污染净化、固碳、降低大气CO2浓度、贝类养殖业健康发展以及生物资源养护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国家藻类产业技术体系养殖与环境控制研究室主任章守宇提出,要充分发挥大型海藻的生态功能,重点结合海藻生境营造、饵料生物自然发生、海洋空间区划以及增殖生物科学放流等核心技术,发挥藻类产业在现代化海洋生态牧场建设中的基础地位。

荣成市三面环海,养殖水域辽阔,水质肥沃、无污染,海中的营养盐特别适合海藻生长。近年来,荣成市在抓好海藻养殖的同时积极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研发新产品,培植了10余家藻类省级龙头企业和10多个省级、国家级藻类驰名商标。

  

随着藻类营养价值逐步被人所知,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国家藻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逄少军指出,中国未来仍会是海藻生产大国,消费量持续上升,自动化收割技术势在必行。

刘涛和荣成几个水产企业一直保持了很好的技术沟通,他告诉记者:“荣成市是目前全国最主要的海藻养殖、加工以及贸易城市之一,在海藻产业基础、科技基础、经济基础等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未来一段时间,我会继续与荣成的企业进行友好对接并提供技术支持,进一步促进科技与产业的紧密结合,为荣成海藻产业发展奠定新的基础,注入新的活力。”

  

  

机者如神,难遇易失。寻山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借助此次创新平台,不断发展壮大,在海带机械化加工、产品品质提升以及种质优化方面下功夫,激发新动能 做活“海洋”文章。

居高声自远。这是来自国家行业体系的强音,相信在这场集聚智慧的产业创新大会上碰撞出的思想的火花,必将点燃荣成海藻产业的燎原之势。

 
责任编辑:荣成
首页 | 荣成 | 专题 | 旅游 | 人才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商家

Airc.cn鲁ICP备19021707号-2 Airc.net.cn ICP证:鲁ICP备09065580号 技术支持:平台技术由风云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提供

电脑版 | 移动版鲁公网安备 37108202000325号 图片均来源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立即删除。电话:0631-3882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