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观海路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玩转篮球。
环境优美的市第二实验幼儿园校园。
公办幼儿园的农村孩子坐上“大鼻子”校车。 “六一”前夕,记者走访了我市部分新建成投入使用的幼儿园,宽敞明亮的教室、富有特色的教育、欢呼雀跃的孩子……折射着我市学前教育的蓬勃朝气与无限活力。 教育是百年大计,学前教育是基础的基础,对此,我市的决策者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市委书记江山曾说,教育改革关系到子孙后代和长远发展,不仅是民生问题,也是城市环境。近年来,我市坚持高点定位、超前谋划,出台《荣成市学前教育三年提升计划(2018年——2020年)》,加快学前教育面局调整和基础设施改造升级,高标准推进学前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科学规划 统筹推进 走进市第二实验幼儿园,处处令人感到新鲜:室内活动室、寝室、盥洗室三室配套,宽敞明亮;环境布置色彩典雅、富有特色,寓教育性与趣味性于一体;户外配备了大型玩具及原木游乐设施,铺设了运动型专业橡胶地板和草坪,为幼儿提供了安全、充足的室外活动软场地。不管是从大处着眼,还是自细微处观察,无论是园舍还是走廊转角处,幼儿园处处彰显出为幼儿着想的温馨。 今年4月16日,市第二实验幼儿园新校舍正式投入使用。这仅是我市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个侧面。我市把学前教育发展纳入城市内涵发展总体规划,坚持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公办园布局,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在城区,结合新建居住区和旧村改造居住区建设,统筹规划;在农村,进一步完善“一镇一中心、大镇两中心”的办园格局。 为更好地实现居住环境与幼儿园的有机统一,我市对城市居住小区配套园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使用进行了明确规定,在落实“一园一策”方案的基础上,规定小区配套园的建设全部由市财政投资,城建部门组织代建。建成后,产权归政府,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接收,移交教育部门使用,优先开办公办园。 目前,由政府出资建设的南山路幼儿园已办理移交手续,将于6月3日投入使用,为公办幼儿园,能容纳360多名幼儿。由开发商建设的清华园小区配套幼儿园,能容纳180多名幼儿。 近年来,我市共投入1.62亿元新建幼儿园21所,增加学位8000多个。观海路幼儿园、第二实验幼儿园、成山龙须幼儿园相继于今年4月中旬投入使用。目前,我市47%的幼儿园为省级示范园,82.7%的幼儿园为威海市级示范园。 规范办学 普惠民生 今年,每到幼儿上学和放学时间,我市农村家离幼儿园较远的孩子和家长就格外开心,因为孩子们可以坐上安全、舒适的“大鼻子”校车了。这不是普通的校车,而是我市今年为农村公办幼儿园孩子们购买的“专车”,全都是最新国家标准的高安全性能幼儿专用校车。 近年来,全国多地校车事故频发,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的上下学安全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投入1000多万元,由育龙校车公司购置54辆宇通幼儿专用校车,为全市22个镇街、500多个自然村、近3000名农村幼儿上下学提供便捷、安全的校车服务。 幼儿家长张彩霞告诉记者:“有专用校车接送孩子上下学,还有照管员和随车老师的看护,我们家长都很放心。” 此外,我市还积极扶持引导,促进普惠民办园发展,制定了《荣成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管理办法》,将12所民办幼儿园认定为普惠园,按照办园规模、办园条件、管理水平等因素予以奖补,近3年发放奖补资金516万元。 办园设“门槛”,把违法违规办园行为挡在门外。我市严格民办园登记注册和管理,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实行动态监管,严格年检制度,定期联合财政、物价等部门对幼儿园办园行为、收费管理、奖补资金的使用等进行督导检查。同时,严把高收费幼儿园的审批门槛,引导鼓励民办园为社会提供公益普惠服务。目前,全市公办园比例达70.4%,普惠园比例达85.2%。 配强师资 办出特色 幼儿园硬件条件的改善固然值得欣喜,但强大的师资力量和高水平的教育质量是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家长的迫切需求。我市怎样提升软件条件?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这几年,我市持续加大幼儿园公办教师补充力度,在编制总量内每年按照编制数的20%左右招考在编幼儿教师,每年约50名左右。今年招考的50名在编幼儿教师,其中10人面向有5年以上工作经历、取得幼儿教师资格的非在编幼儿教师招聘。在公办教师不能及时足额补充到位的情况下,我市制订了《公办幼儿园非在编幼师招聘方案》。近两年,共招录91名年轻非在编教师,充实幼师队伍。 “输血”更要“造血”。借力“双提”工程,我市加大对幼儿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促进幼儿教师素质与能力双提升。 市教育部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围绕管理能力提升、教学教研能力提升、特色发展能力提升等主题,加强园长、骨干教师各个层次的培养培训。在3所实验园成立名园长、名师工作室,在外出学习、参与课题研究等方面适当倾斜,促进其快速成长。同时,我市建立了“教育局——联盟园——幼儿园”三级培训网络,将民办园教师一并纳入师资培训体系,每年安排不低于50万元专项培训经费,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我市先后有180多人次获得省市级优质课、优秀教玩具制作奖项,84人次获得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7名园长获得省百优精英园长称号。教书育人,立德为先。我市还通过师德宣誓、师德承诺、师德演讲、解放思想大讨论等活动,不断提升幼儿教师的师德修养。 把幼儿园办出特色,用特色引领内涵发展。我市探索了联盟化办园模式,通过名园带管新园、优质园托管薄弱园,实现区域内学前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目前,市第一实验幼儿园引进绘本阅读课程,观海路幼儿园引进幼儿体适能项目,第二实验幼儿园引进民俗传承项目,以自主游戏开展和乡土资源利用为主,打造“山情海韵民俗风”区域活动特色。近3年,我市共有7所幼儿园在省教育厅开展的特色教育活动展评中获奖。其中,俚岛镇中心幼儿园开展的“沙文化特色活动”、第一实验幼儿园开展的绘本阅读特色活动、第二实验幼儿园开展的传统文化特色活动、第三实验幼儿园开展的体育游戏特色活动成效显著,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身体和心理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 发展学前教育,是为了孩子;提升学前教育,更是为了孩子。我市学前教育事业硕果累累,为教育事业突破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