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分钟的等待 石岛实验中学 孙彦
我总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希望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独立的时间和空间,没有老师和家长从头到脚的关注,没有应该这样、应该那样的条条框框。所以我时常用行动去争取。 我家距离奶奶居住的小区只有几百米,每次我独自往返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总是不厌其烦地叮嘱:路上小心车辆和坏人,到家后打个电话回来。我每次都做不到,当焦急、担心的电话打过来时,我总是推托:我忘了或我刚准备打过去。因为我想让他们明白,我已经长大了,不需要他们过度的呵护和牵挂。但上个月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知道了漠视别人的关怀是多么不妥。 那是一个星期三的傍晚,妈妈晚上上夜班。按照惯例,爸爸会在我放学前回到家里。当我按响门铃时,门没有像以往那样很快打开。再按,家里还是没有反应。我的心情一下子沉重了起来,怎么啦?一个一个的假设在我的脑海里浮现。我迷迷糊糊地走下楼,向我家的窗户眺望,一切如常。爸爸是个做事仔细认真的人,肯定不会忘了今天应该早回。刚才在楼上做的假想又在我的脑海里浮现,泪水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彦”——一声熟悉而又亲切的喊声把我从悲伤的假想中带回了现实。爸爸急急匆匆地赶了回来。 本来我想掩饰自己此前的担心和现在的喜悦,装作什么事情也没发生。可是不争气的泪水却流得更急了。“单位临时有事……你没事吧?”爸爸关切地问道,脸上满是焦急和歉意。 看着挂钟上的时间,六点二十五,比平常我进家的时间晚了大约二十五分钟。二十五分钟的牵挂,让我身心俱疲;二十五分钟的等待,让我体会到担心的感觉,尝到了悲喜交加的滋味,让我明白了自己以往的不妥。 这二十五分钟,我成熟了很多,明白了长大不应该成为漠视亲情的理由,独立也不应该成为伤害亲情的借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