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港湾街道收到国家商标局颁发的“港湾大妈”《商标注册证》,成为全国唯一的调解、替代性纠纷解决服务类注册品牌。
“港湾经验” “港湾大妈”商标成功注册是港湾街道通过品牌打造,引领区域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尝试,不仅完善了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积蓄了自身独有的品牌价值,也在社会管理品牌建设上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港湾经验”。 “港湾大妈”的由来,要从2016年说起 港湾街道有户籍人口7.5万,外来流动人口近半,每逢休渔期,街道管理区内的9个港口会停泊3000多艘渔船,按照每艘船20名从业船员来算,就有6万人口涌上来,流动人口管理难,人手少,任务重。 难题逼出新办法。2016年,港湾街道筛选出94名有责任心、有工作能力、有影响力的“港湾大妈”,她们作为“管理员”以身作则,让流动人口有序进入港湾,成为温暖港湾的正能量。 自此后,居民经常能看到这样一群人,她们戴着红袖标在街道不断穿梭忙碌。她们了解居民,说话可信,讲理可听,小区里的大事小情都少不了她们。
服务群众见实效 “港湾大妈”队伍自成立以来,以 “蒲公英”式管理实现了社区网格全覆盖,利用买菜、散步、锻炼、聊天等闲暇时间,在辖区内巡查,发现诸如井盖破损、路灯不亮、垃圾随意堆放等情况后,及时反馈至社区调度中心,由调度中心统一派件至相关责任部门,跟踪解决问题。
2017年,为响应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号召,港湾街道继续深入推进“港湾大妈”群体担任创城精神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工作,以社区为单位,组织“港湾大妈”开展普法宣传、环境卫生整治督导、维持秩序、扶贫助困等创城系列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及创城知识,提高了创城知晓率、参与率及满意率。
成绩有目共睹 “依靠社会力量解决社会问题,广泛发动群众做好群众工作”,港湾街道通过“港湾大妈”这一独创性的管理工作模式,进一步加强了社区网格化管理和巡查力度,拓宽了群众参与社会治安防控的渠道。两年多来,通过“港湾大妈”先后解决邻里纠纷、上报解决各类民生问题上千个,解决旧村改造、拆迁安置等引发的隐患矛盾100多起,为公安机关提供各类有效线索100多条,对街道社会秩序稳定起到了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 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等30多家国家、省市级主流媒体先后多次组织庞大记者团,前来实地探访“港湾大妈”社区管理服务经验,挖掘“港湾大妈”在日常巡查、物业监管以及社区群防群治、矛盾纠纷调处等方面的典型事例,从不同侧面倾听各界人士反响和心声,感受这一人性化管理服务模式取得的实实在在成效。
港湾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以“港湾大妈”成功注册商标为新的起点,通过评选“大妈”典型,汇聚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热心人士参与到社区管理中去,进一步激发基层群众的积极性和工作活力,更好地发挥港湾大妈连接政府和群众的桥梁作用,推进社会管理、社区服务等各项工作向纵深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