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贺文为敬老院的老人修指甲。老人们都说,他就像自己的亲儿子一样。 又到周末,盛泉老年公寓的走廊里,远远走来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原来是孙贺文带着他的小外孙来为公寓的老人服务了。只见小外孙扯着孙贺文的手仰起脸问道:“姥爷,我们今天来陪姥太吗?”孙贺文笑着摸摸小外孙的头说:“对啊,姥太年纪大了,爱热闹,我们来陪陪她,帮她洗洗脚,收拾收拾卫生……”说着,二人渐渐走远,不时传来的童声稚语温暖着旁观者的心。 孙贺文,53岁,虎山镇五龙村村民,盛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副经理,多年来致力于为老年人服务。自2007年以来,他每周不间断地到虎山敬老院、盛泉老年公寓为老人服务,无论寒暑,风雨无阻。 “我最开始来敬老院是因为我丈母娘在这住,家里人都经常来看她。来的次数多了,通过跟一些大姨大叔聊天了解到,住在这儿的老人大多子女不在身边,不能常来看他们,一看到我们来看丈母娘,他们都挺羡慕的,有时还偷偷抹泪。看到这些,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后来,我来看望丈母娘就多带些东西,也分给其他老人,有时帮他们收拾收拾,有时给他们剪剪指甲。其实老人需要的并不多,有人陪着他们,他们就高兴……”就这样,敬老院的老人们成了孙贺文的牵挂,时时担心老人们有没有休息好、身体怎么样;过年过节又会记挂着老人是不是都回家了,没回家的有没有换季的衣服…… 张春文,今年70多岁,常年住在敬老院,由于年纪大了,腰腿也不是很好,几年前,儿子又因车祸去世。孙贺文每周都会去敬老院看望她,给她洗洗脚、修修趾甲、按摩按摩。每次远远看到孙贺文,张春文老人就会迎出来,热情地拉着孙贺文的手跟他分享最近一周的事。老人的听力不是很好,有时不一定能听清楚话,孙贺文一边多说几遍,一边搀扶着老人屋里屋外地溜达溜达,没有丝毫的不耐烦。其他老人都说,远远看上去就像一对母子,透着温馨,让人羡慕。“贺文是个有心的孩子,他就像我亲儿子一样。有他陪着,我每天都很开心。”张春文老人笑着告诉记者。 除了给予老人们精神上的关怀,孙贺文还十分关心老人们的饮食。他从事生态农业工作,负责长寿山工程建设的推进和管理,要定期为老人们提供粮食和蔬果。“我们种植的无公害瓜果蔬菜其中一部分供应给敬老院。种植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会影响到老人的身体健康,我是一刻也不敢掉以轻心。”孙贺文告诉记者,“老人吃了我们的蔬果都说好,味对,几位大叔大姨常说想趁他们腿脚利索过来帮忙收菜摘果,我寻思着开放一部分种植园打造个蔬果采摘基地,让老人们来这休闲散步,体验一下回归大自然的乐趣。”孙贺文朴实的言语中是对敬老院老人满满的关爱…… 采访中,孙贺文说:“我这些事没啥好报道的,还不都是应该的嘛!”“我也没干什么惊天动地的事,都是尽自己所能罢了。”……就是这些平凡无奇的小事,就是这种于细微之处可见的真情,温暖着孤寡老人的心,也让周围的人倍感温暖。 虎山镇的燕山村和长湾村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有些路年久失修,晴天车辆经过沙尘飞扬;雨天,路上泥泞不堪,难以行走,给乡亲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孙贺文得知这个情况后,无偿为两村提供挖掘机、铲车,并亲自驾车运走垃圾,运输修路的水泥,累计耗资3万多元修建道路近500米,大大改善了村民的出行环境。 孙贺文常常把“大家的事就是我的事”这句话挂在嘴边。在他居住的盛泉小区,左邻右舍有了难第一时间都会想到他。“贺文啊,我家下水管道不知怎么堵了,你帮着看看?”“贺文,咋停电了,俺孙子还得写作业呢,快来帮我瞅瞅。”……每当有人需要帮助,孙贺文总是笑呵呵地说:“好啊,就来!”背上工具包,就急匆匆出门了,有时饭才吃到一半。妻子跟他急:“再吃两口,要不回来就凉了。”孙贺文就说:“没事,你把馒头搁锅里温着。”有人问他:“小区不是有物业吗?你怎么啥事都亲自去?”孙贺文只是笑着说:“大家愿意找我帮忙是好事,都是邻居,我去更快、更方便……” 大孝隐于野,大德隐于形。孙贺文用自己的善行默默践行着这句话。他用一次次暖心的关爱、一个个善意的举动,不断传递着正能量,影响着身边的每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