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6日,2018中国信用4.16高峰论坛暨第十四届全国信用体系建设经验交流年会在北京举行。论坛发布了《2017年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回顾与2018年展望》和中国信用共建年度推荐榜,荣成市获得“2017年度信用创新单位”称号,是获此荣誉的12个单位之一,荣成泰祥集团荣获“中国信用共建年度重信用企业”称号。荣成市委领导应邀在会上作经验交流。
![]() 此次论坛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和全国信用教育联盟(57 所高校)及全国性社会团体等共同举办,旨在开展新时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信用理论和实践探索,推动我国城市信用建设、信用理论和信用教育发展、信用服务市场培育信用社会建设。论坛邀请高层领导、专家学者、各界精英和与会代表共聚一堂,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研究探索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信用治理、创新实践进程中的信用制度体系建设问题。 ![]()
荣成信用体系建设继续全国领跑 荣成信 ![]() 论坛评选出12个“中国信用共建年度信用创新单位”和68个“中国信用共建年度重信用企业”,旨在表彰2017年度在中国信用建设中勇于探索、敢于创新、锐意进取、大胆实践,成效显著的各级政府部门,以及在本区域、本行业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企事业单位,具有较高权威性。 ![]()
![]() 在此之前,“信用荣成”已经成为全国信用体系建设的一张名片。2016年获批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2017年5月在第十三届中国信用高峰论坛上,荣成市在全国40个被评价研究的城市中名列第一,获得“信用创新单位”称号。2017年7月,在首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上,荣成市被授予“城市信用建设创新奖”,综合信用指数位居全国列入评价的361个县级市首位。今年1月荣成市正式获选首批“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荣誉的获得是荣成市长期致力于信用体系建设的必然结果。 ![]()
诚信建设体系日臻完备 ![]() 自2012年起,荣成市在全省率先启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连续4年开展诚信建设年活动,在山东省率先建成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了信用信息征集、评价、披露和应用于一体的制度机制,建立起覆盖全部信用主体、所有信用信息类别、全市所有区域和信用产品应用最为广泛的社会信用体系。 ![]()
![]() ![]() ![]() ![]() ![]() 从2016年开始,利用两年时间开展创建信用示范城市活动,使荣成信用建设更加科学、完善上档升级。目前信用管理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行为习惯,成为荣成的“城市名片”。具体体现在五大方面,一是信用建设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动力。信用既管民更管官,小到交通违章、大到违规违纪都纳入信用管理,提拔使用、评先选优首查信用档案,入党参军、公开招考设立信用门槛,农村参选、代表提名先看信用等级,促进了党风政风转变。二是信用建设成为规范行业秩序的新抓手。通过建立“信用+”模式,把过去法律法规管不到、传统手段管不好的行业问题纳入信用管理,只要在一处失信,处处都受到限制,对列入黑名单的每月进行发布曝光。三是信用建设成为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新途径。通过抓信用建设,为市民参与文明共建搭建了平台。四是信用建设成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新方式。推动信用建设向农村延伸,每村成立信用议事会、配备信息采集员,把义务劳动、捐款捐物、好人好事等12种优秀表现以及村容村貌、公共秩序、文明道德等5个方面的47种不良行为纳入信用积分,结果与福利、评选、入党等挂钩,促进了村民规矩意识的养成。五是信用建设成为提高群众获得感的新来源。通过推出“信用贷”“信用行”“信用医”“信用游”等86个守信激励产品,使信用从无形到有形,让市民切实感受到守信带来的实惠。 ![]()
![]() ![]()
诚信重大利好助推突破式发展 ![]() 荣成市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收到了良好成效。行政审批事项由555项压缩到275项,减少51%,审批事项集中办理率达到96.2%,办件时限比法定时限缩短了91%,年解决群众反映问题4万多件,评选表彰各类诚信典型2.5万多个,社会矛盾纠纷减少了22.8%,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下降了26%,法院案件执结率同比上升10%,政府公信力和干群互信度大幅提升,群众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6%以上,是山东省投资环境最佳县市。 ![]()
![]() 通过多年努力,荣成逐步享受到信用建设带来的红利,“信用荣成”已成为“自由呼吸·自在荣成”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荣成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继续扎实工作、创新突破,为全国信用体系建设贡献荣成力量和荣成方案。 ![]() (据荣成市信用办资料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