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在超市购物、饭店就餐、洗浴中心洗浴时,有时会遇到“错账单”,“错账单”的获利方通常都是商家,商家收取了高于消费者实际消费数额的金额。每当这时,商家都会以“搞活动后标签没来得及撤换”、“服务人员登记失误”等理由应对,吃亏的总是消费者。今年以来,荣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受理了15件有关“错账单”投诉,主要涉及超市、餐饮、洗浴、娱乐等行业,其中以超市和餐饮业两个行业最为突出。
荣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商家的“错账单”有些的确是工作失误,有些涉嫌故意为之,就连商家也难以自圆其说,消费者在拿到账单后一定要仔细核对再结帐,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如果是怕麻烦或者爱面子,就很容易被算计,在结账后一定要索要并保存消费清单,仔细核对价格、数量,发现收费问题及时维权。
消费者在超市购物出现“错账单”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商品的摆放位置错误。按照商家的说法,这种情况过错不在商家,消费者有时候在看完一件商品,付账前认为不需要买了,就随手一放,有时候放错了位置,导致消费者在付账时支付的金额与标签价格不符。
二是工作人员工作不到位导致的。由于超市商品繁多,超市又经常进行各种促销和价格调整,有时会出现价签标注错误或价签调整不及时的现象。
餐饮行业“错账单”主要有五种情况:
一是消费者在结账时,只要是消费者点的,包括实际消费了的和没有消费的商品,全部出现在账单上,这种情况尤其以酒类、饮品居多。
二是消费者在点菜时,服务人员说这个菜没了,建议换另一道菜,但结账时那道没上的菜也会出现在账单上。
三是账单上莫名其妙多出没点的菜或酒,消费者发现后,商家就会以与邻桌或别的房间搞错了应对。
四是消费者点的是小份或中份菜肴,结账时却变成大份的,商家会解释是服务人员无意记错了帐。
五是商家违反国家价格政策,不能做到明码标价,消费者在点菜时碍于面子,一般都不会询问价格,在结账时即使感觉价格偏高,也不会核对账单。
消费者在超市购物,很少核对购物清单和标牌上的价格。商务宴请、情侣就餐,就餐者碍于面子,一般都不会询问价格,在结账时都很少查看账单,这也给了不法商家可乘之机。
(据荣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资料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