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个很坚强的器官,只要有1/3的肝细胞能正常工作,人体通常不会出现什么症状。正因为它很坚强,受伤了也常常被忽视,长期服药的人更需要警惕。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兼肝病中心主任 侯金林 中日医院药剂科药师 马建龙
长期服6类药 定期测肝功能
很多药物必须在肝脏分解,因此服药时肝脏比其他器官更容易受损。
据世卫组织统计,因药物引起的肝损害人数,占住院病人5%以上。长期服药的人,最好定期检测肝脏功能,避免药物导致的肝损伤加剧。
01 中药
数据显示,临床上约15%药物性肝炎是中药使用不当导致的。
02 部分降糖药
多数降糖药物是在肝脏内代谢,定期监测肝功尤其重要。其中,吡格列酮、罗格列酮是胰岛素增敏剂,有活动性肝病或血清转氨酶升高的患者禁止服用。
03 降脂药
长期服用降脂药,可能导致血清转氨酶升高。
常用降脂药中的贝特类(非诺贝特、苯扎贝特、吉非罗齐)、烟酸类(烟酸、阿昔莫司),可能造成肝损伤。
服用降脂药前及用药过程中,都应定期监测肝功能。
04 咪唑类抗真菌药
05 抗精神病类药
氯丙嗪、氯氮平片、奋乃静等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周期长、剂量大、联合用药多,易对肝脏产生不同程度的毒性作用,且没有明显症状。
06 抗结核药物
肝功能受损是抗结核药物常见的副作用,服用异烟肼、利福平、比嗪酰胺等药物时,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并伴有肝炎或血清胆红素升高等情况,需要停药进行保肝治疗。
温馨提示
除了上面提到的药物,服用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抗癫痫药物,米诺环素、替加环素这种四环素抗生素及胺碘酮,也应定期监测肝功能。
短时间内过量服用感冒药、退烧药也可能引起肝损伤,服药后90天内出现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厌油、尿色深黄等症状,应该尽早到医院就诊。
来源:人民日报(rmrbwx)综合药你懂(yaonidongwx)、生命时报(LT0385) |